溫灸器,大家又叫做灸療器。是由古代傳到現(xiàn)在的,相信大家對他早有耳聞,溫灸器是一種特制的金屬圓筒,外形分筒體和持柄兩部分。筒體上下各有多數(shù)小孔,小孔可以通風出煙,下孔用以傳導溫熱。內另有小筒一個,可置艾條或藥物燃燒。...
對于工作時間長又不運動而導致血液循環(huán)不良,腰部、肩部及頸部容易僵硬精神壓力大、常失眠、精神萎需等癥狀。溫炙器治療方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下面就一起看看溫灸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吧。
溫灸器簡介
灸具名。又稱灸療器。是由古時的瓦甑(一種陶制的炊具)逐漸演變而來的。
一種是特制的金屬圓筒,外形分筒體和持柄兩部分。筒體上下各有多數(shù)小孔,小孔可以通風出煙,下孔用以傳導溫熱。內另有小筒一個,可置艾或藥物燃燒。
另一種新型的溫灸器是應用供氣球源源不斷提供艾條焚燒所需的氧氣,并且形成高壓的藥物氣流向病灶部位、穴位深層沖透,可以直接進行對藥物氣體熱度的操控,并增設藥物瓷碗,方便了施治用藥,按病情需要可外加姜、蒜、藥餅等,增強治療作用,增設聚氣防灼罩,使藥物氣體能在病灶部位、穴位聚留,提高療效,防止灼傷的外患,當停止溫灸時,焚燒筒內火種自動熄滅。
溫炙器的作用
溫炙器是一種外形分筒體和持柄兩部分特制的金屬筒。筒體上下各有多數(shù)小孔,小孔可以通風出煙,下孔用以傳導溫熱。內另有小筒一個,可以放置艾草或藥物燃燒。它不但可以直接進行對藥物氣體熱度的操控,而且還方便我們根據(jù)病情加入一些藥材。比如艾條一端點燃,讓燃端靠近皮膚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溫熱。將艾條慢慢上提,距皮膚3~4厘米,保持不動。灸時,溫熱感會使皮膚發(fā)紅卻不灼痛,局部、遠端部位還有酸、麻等舒服感覺。過十幾分鐘,你就會感覺全身輕松好多,整個人也精神了。
如果我們迫不得已要熬夜加班,但是卻腰腿疼痛。或者不小心得了腰椎、頸椎病、骨質增生等癥。在我們吃了很多藥都不見效的前提下我們可以試試使用溫炙器。說不定他可以帶給那些飽受病魔折磨的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與驚喜。下班回來,通過使用溫炙器燃燒一些藥草或者艾條,讓燃端靠近穴位附近,堅持三到五分鐘。就這樣一個簡單的操作,此時你會感覺穴位溫熱,全身氣血走通,疼痛感極大的減少,頓時精神充滿活力不再感覺疲乏無力。
溫灸器的特點
1、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都能進行艾灸,隨身攜帶,在工作上班時候如果感覺明顯疼痛就可以拿出來用一下。
2、專為出行設計、方便易攜。
3、操作簡單、安全又方便。每天只需15分鐘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隨身灸無論自用、送父母或親友都令人滿意。
溫灸器的使用方法
一、第一步打開艾灸盒上面的蓋子,然后將艾條點燃后插進灸孔里面,里面的卡子可以緊緊固定艾條不松動,然后再把蓋子合上。盒蓋上圓孔里面有不銹鋼彈簧片,可以調節(jié)和固定各種直徑不同的艾條,方便使用不同尺寸的艾條。艾條燃燒到一定程度,治療的地方如果感覺稍微有點燙的時候,就把艾條往上拔出來一點,通過調節(jié)艾條高度,可以控制艾灸的溫度,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避免燙傷,如果溫度不夠的時候,把艾條往下再插進去一點就可以了,這就要根據(jù)自身的情況而定了。
二、蓋子大多數(shù)都有磁鐵類的東西吸緊,起到固定用,這樣的話不論是傾斜或著倒置,都不會倒下來,所以更加安全。使用要安全,艾條插到盒子里面,火頭先懸放在盒子中,底端一般都會有金屬防護網(wǎng)保護,周邊也會有絕緣物體保護,所以不需要擔心會被燙傷。
溫灸按摩的注意事項:
1、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溫灸后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溫灸后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4、飯后一小時內不宜溫灸。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過饑、過飽、酒醉禁灸;孕婦禁用;身體發(fā)炎部位禁灸!
編輯總結:關于溫灸器的使用方法的相關信息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給小編留言哦,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