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結繩記事,理論依據是一畫開天,伏羲氏創始太極。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繩子一根,截斷成二,許多雜色短繩按編繩結構走繩,最后成一個美麗造形的結,就是生萬物的理念。最后用一根紅繩穿引統一起來,就又回到一畫的起點,這就是中國人易經的理念:一是二、二亦是一。一是陽二是陰,陰陽互動。象形文字是漢字的前身,前身就是符號,符號就是后來演繹的漢字。結也是一樣的演變,開始小事小結,大事大結,捆個樹枝一種象征,綁塊石頭又一種意思。再后來有同心結、如意結、酢漿草三耳、四耳、團錦結、藻井結,從單結構演變,酷漿草演變成雙耳盤長,三耳、四耳、五耳等,用一個結符傳遞盤長結里寓示的信息。
符文化就是標志文化,中國人對繩文化就象對神一樣的崇拜,神就是一種圖騰。如果不是人們的崇拜,也不會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