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思,當然也有學者考察過中國結的起源。你知道結繩記事這個詞語嗎?在西周或者更早的年代,人們為了計算歷法,重大事件采用這種方式。那么當結繩很多了會不會有一天,某個人無所事事就花費一些時間把繩結系的好看一些,多一些花紋?所以隨著時代發展,結繩記事的方式逐漸被淘汰但是美麗的繩結卻代表著豐富的寓意流傳下來。
其次,考古學家在周口店遺址發現了骨針的存在,有骨針這個東西就能推測出來中國結的歷史大概和骨針差不多吧。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思,當然也有學者考察過中國結的起源。你知道結繩記事這個詞語嗎?在西周或者更早的年代,人們為了計算歷法,重大事件采用這種方式。那么當結繩很多了會不會有一天,某個人無所事事就花費一些時間把繩結系的好看一些,多一些花紋?所以隨著時代發展,結繩記事的方式逐漸被淘汰但是美麗的繩結卻代表著豐富的寓意流傳下來。
其次,考古學家在周口店遺址發現了骨針的存在,有骨針這個東西就能推測出來中國結的歷史大概和骨針差不多吧。
中國結,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代表啦,源遠流長,是中國特有的手工編織工藝品,業可以說是我們親愛的祖先們智慧的結晶啦,可惜本人就沒有先輩們心靈手巧啦,俺只會看,不會編制啦。下面俺就簡單的給你們介紹一下中國結的來源啦。
起初,它是由舊石器時代的縫衣打結,后推展至漢朝的儀禮記事,再演變成現在的裝飾手藝。周朝人隨身的佩戴玉就是常以中國結為裝飾,而戰國時代的銅器上也有中國結的圖案,延續至清朝中國結才真正成為了民間的藝術。 現代人多用來裝飾室內、親友間的饋贈禮物及個人的隨身飾物。其外觀對稱精致,可以代表中國悠久的歷史,符合中國傳統裝飾的習俗和審美觀念,故命名為中國結。
中國結,首先肯定是起源于中國的,屬于中國文化。但是再往前追溯的話,應該起始于上古時代,那個時候稱為“繩結”,也就是在文字發明前,古人就是以繩結的方式記錄的,‘繩’同音于‘神’,‘結’對應于‘天’、‘地’、‘人’。國人很久以前就學會了打結,漁民也會自己打結制作漁網的歷史。目前中國結已經成為傳統裝飾手工藝品而傳承下來,是中國的民間藝術。
中國結源于中國的古代,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那個時候人們沒有現在這么多編織方法,中國結的手法被運用在縫補衣服上面,后來人們把它發展成一個飾品,佩戴在腰間掛上玉佩也是一種土豪或者學子的象征,再到后來就變成了互贈的物品,還可以用來裝飾屋子,由于它歷史悠久,一代一代的傳了下來,因此就被譽為中國結,也是對中華五千年歷史的傳承。
伏羲氏創始太極。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繩子一根,截斷成二,許多雜色短繩按編繩結構走繩,最后成一個美麗造形的結,就是生萬物的理念。最后用一根紅繩穿引統一起來,就又回到一畫的起點,這就是中國人易經的理念:一是二、二亦是一。一是陽二是陰,陰陽互動。象形文字是漢字的前身,前身就是符號,符號就是后來演繹的漢字。結也是一樣的演變,開始小事小結,大事大結,捆個樹枝一種象征,綁塊石頭又一種意思。再后來有同心結、如意結、酢漿草三耳、四耳、團錦結、藻井結,從單結構演變,酷漿草演變成雙耳盤長,三耳、四耳、五耳等,用一個結符傳遞盤長結里寓示的信息。符文化就是標志文化,中國人對繩文化就象對神一樣的崇拜,神就是一種圖騰。如果不是人們的崇拜,也不會傳承。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裝飾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結繩記事。據《易·系辭》載:“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目契。”東漢鄭玄在《周易注》中道:“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它作為一種裝飾藝術始于唐宋時期。到了明清時期,人們開始給結命名,為它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如:如意結代表吉祥如意;雙魚結代表吉慶有余等,結藝在那時達到鼎盛。
滬ICP備13002314號-1 滬B2-20170342 組織機構代碼證:66439109—1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網信認證 網信編碼:1664391091 舉報電話:400-660-7700
齊家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05-2025 www.jjfur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