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一個產品關注的幾個方面:使用體驗,穩定性,質量是很難在銷售前感知的。而硬件參數是很容易在銷售前感知的點。
實際上國產產品在使用體驗,穩定性,質量三方面都比國外品牌差很多。只能在硬件參數上做文章。這也是周培良先生答的點。
題主提到的電視產品,核心器件是屏幕,而屏幕核心技術正是掌握在三星,LG,夏普這些本身也做電視機的廠商手里。最一流的屏是留給自己的產品用的,次流的才銷售給其他家電廠家。而獨立第三方的屏幕廠家,屏幕是比三星,lg,夏普這些日韓廠家次的。
從個人體會來說,我父母結婚的時候(80年代)買了一臺日立的彩色電視,用了十幾年都沒壞,90年代換了一臺TCL的彩電,用了7,8年就老出問題;用夏普的電視和樂視的電視玩xbox,可以明顯看出差別(看電視節目看不出來);以我從事的行業來說,以前模擬監控是主流的時候,一個索尼540線的攝像頭,和某國產知名品牌600線的攝像頭對比,明顯索尼的效果好,但參數還低。而以上這幾個點是在購買前沒辦法知道的。
另外如小米手機,以前也喜歡拼參數,現在miui的使用體驗和搭配的雷軍系產品的生態系統都很好,所以小米4發布的時候也不強調參數了。
至于品牌溢價方面的因素就不提了。
最后,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對于家電這種產品,絕對價格不高(通常就幾千元),但是使用時間很長(一般能達到8年以上),價格貴一點買好的產品,絕對物有所值。至于電視機,我認為絕對不要買智能電視,而是買普通電視+盒子。因為電視可能要用8年以上不會換,而盒子很便宜,性能不行了隨時可以換,而智能電視性能不行了沒辦法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