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福感的廚具,清單君我只能說我用過的太多了。今天特意精選出來一部分,用了之后保證幸福感爆棚,以后再也不想去外面吃飯啦~~~
先來給大家推薦幾款超好用的刀具吧~~軟妹子也會喜歡哦
鄧家刀菜刀中式必備刀推薦
鄧家刀手工鍛打9鉻15(九鉻鋼)切片刀
萬能中式菜刀,百元價位硬度最高,既鋒利又持久。
最大優點就是硬度高,這是在其他條件相當下評判刀好用與否的最重要指標。在常見的刀具材質中,比九鉻鋼硬度更高的只有陶瓷(立方氧化鋯)和大馬士革鋼了。陶瓷刀雖然硬度很高但是也非常脆,我就摔斷過一把陶瓷刀的刀頭。大馬士革刀的刀面有花紋,是經過特殊鍛造制成的刀,相對而言更具有收藏價值,價錢也不是一般的貴。可見,鄧家刀這把所采用的九鉻鋼已經是綜合水平最高的菜刀材質了。
刀背比普通菜刀厚,“背厚口薄”,有墜感,切片更省力。
有一位齊家用戶總結得相當到位:鄧家刀好鋼用在刀刃上,但也只用在刀刃上。
100元左右。
具良治主廚刀西式必備刀推薦
Global/具良治 G-2 20厘米主廚刀
不考慮價格前提下,可以說是最佳性能的主廚刀。
鋼材選用獨家的Cromova18鋼,洛氏硬度58,鋒利無比。在Cooking For Engineers網站中對廚刀的橫向評測中,被評為不考慮價格前提下性能最佳的主廚刀,也曾被大廚安東尼·博爾頓推薦。
除了硬度,開刃角度是決定鋒利程度的第二大重要因素。具良治的開刃角度極陡,僅為10°-15°,而其他品牌的德國刀或日本刀通常都會大于17°,差距驚人。
刀身刀柄一體設計,讓人印象深刻。刀身很輕,切削操控感極好。
刀柄設計有一些短,女生會非常容易操作,但對一些男生來說會有些不適。刀柄設計主要還是依照每個人的使用習慣姿勢,建議還是用一下實體刀再決定是否合適自己。
對于日本刀而言,普通的磨刀棒、磨刀器很難把具良治磨好,必須用磨刀石,或者請專業人員上門磨刀。相比之下,德國刀硬度沒有那么高,但卻更容易磨刀。
700元左右。
三叉小刀主刀之后的必備刀
Wüsthof/三叉 Classic Ikon 4086/9 削皮刀/水果刀
結實鋒利,小巧玲瓏,十分可靠。
以上兩把刀都屬于廚房里的大刀,對普通廚房來說,至少配一大一小,日常用兩把刀就夠了。
采用合金鋼X50CrMoV15,洛氏硬度也能夠達到58,刀長9厘米。對許多中式廚房來說,沒有用小刀的習慣。而在很多西式廚房,小刀也是幾乎每天都會用到的常用刀。在處理一些細小的削切時,小刀無比得靈活好用,一旦用習慣,就再也離不開。
法國藍帶學院給學員發的刀具套裝就是Wüsthof三叉。很多大廚愿意選擇三叉的原因是,在保證超級硬度的同時,三叉具有最佳的韌性,非常好磨,用磨刀棒、磨刀器就能方便打理。
雖然它中文譯名是水果刀,但其實更確切的英文說法是Paringknife,用處遠多于切水果。蔬果切丁、剔骨頭等都非常上手,相比陶瓷刀它要結實、可靠得多。
韌性極佳,新刀上手也許會覺得沒有日本刀鋒利,但是只要打磨得當,常用常新。
450元左右。
京瓷削皮刀集鋒利便捷耐用于一身
KYOCERA/京瓷 旋轉刀頭刮皮刀
刀頭可360度旋轉,適合各種柱型、原型、條形的蔬菜和水果削皮、去皮、刨皮,鋒利、耐用、不生銹。
陶瓷是所有刀具材質中硬度最高的,非常鋒利。而且和不銹鋼材質相比,它不會生銹,很難用鈍,非常耐用。
刀頭可以360度轉動,角度可根據要削皮的物品形狀而調整和改變,更符合手握使用習慣。
陶瓷材質的一個缺點是特別脆弱,如果做成廚刀非常容易因為使用不當而摔碎,我就曾經摔碎過一把陶瓷刀的刀頭。但是陶瓷用在削皮刀上,因為外圍材質的包裹,其實很難被摔碎。再加上前面介紹過的硬度高、不生銹,簡直就是為削皮刀度身定做的一種材質。
沒有挖土豆坑的尖形工具。不少削皮刀的一側會配有一個尖形工具,可以直接削去果蔬(尤其是土豆)坑洼部分的皮,或直接挖去一部分,京瓷的這個旋轉刀頭的削皮刀沒有這部分工具,這大概是這把刀唯一的缺憾之處了。
150元左右。
wmf刀叉 五星級酒店首選
WMF/福騰寶 BOSTON 不銹鋼西餐具
如果說全球做餐具的誰最強,那wmf當之無愧坐老大。不銹鋼材質、手感、刀鋒程度這些都不用說,它最讓人喜愛的就是“防水漬”“防刮花”的技術,洗過以后或者被硬物碰到,都不容易留下痕跡。不管是自己使用還是招待朋友,都簡潔大方。
相比價格更貴的wmf JETTE系列,Boston價格更實在,但防刮花技術略遜一些。但對不會每天吃西餐的家庭來說,已經非常夠用。
400元左右,代購200元左右。
說過了這些好刀,再來給大家看看這位資深廚具&烹飪重度愛好者爾雅女神推薦給我們的好物。
?Zojirushi/象印 壓力 IH 電飯煲 NP-HTH10C
去年年初因為吳曉波的一篇文章,大家對日本電飯煲和馬桶蓋的關注達到空前的程度。彼時作為某報記者的我剛置辦了這臺改良版象印(也就是針對中國市場賣的,電壓為 220V),還跑去采訪了美的集團的技術人員。結論是:如果你把象印跟國內 500 元以下的電飯煲相比,那當然十分出眾,但是也不公平,至少也要拿國產品牌同等價位的一起比。很多中國消費者在說日本電飯煲多好多好的同時,應該都沒有用過國產 3000 元以上的電飯煲吧?
我也沒有用過,單就這臺象印的使用體驗來說:煮飯可以選擇多種模式,我最喜歡“顆粒感”,后來一位朋友從東北給我帶了真正的好米,煮出來的米飯就算涼掉也不會有包漿味兒,是那種日本壽司米的口感,很好吃;預約功能讓我可以早上 8 點起床喝到溫度正好的熱粥;用它燉牛肉和銀耳也很棒,水分完全沒有流失;不管煮米飯還是煮粥,鍋蓋上方都非常干凈,不像老式電飯煲鍋蓋內側撲的米湯需要搓洗很久;鍋體基本上一沖即凈,用抹布轉兩圈就干凈如新……
另外一臺從日本帶回來的日立,我連電飯煲和轉接頭送給了我媽媽,讓我很意外的是第一次用新電飯煲煮好飯,她還專門上微信叫我,說“煮的飯好香啊,我要去吃飯了~”,那種幸福之情透過語音傳過來,讓我覺得以后應該多給她置辦一些提高生活品質的小家電,所以后來又給她買了無線吸塵器等等。
最后補充一句,在北京的時候我都用純凈水或者礦泉水煮飯。這臺象印是下半年我們搬來美國唯一帶的一件家電——作為中國人我真的離不開好吃的米飯。
? KitchenAid Professional 600 Series 廚師機
首先是和面,以前每次做饅頭、蛋糕,看到“用力揉,直到……”、“打發蛋清,直至……”就很頭疼,搞出一身汗,效果未必好。因為家里已經買了 Vitamix,我又不想為了打發蛋清專門買一個攪拌棒。有了廚師機之后,不管打發蛋清、黃油還是和面,你只需要把按鈕一按,然后等著機器打到你想要的狀態就好。真是有種看著別人干活的快感!
其次是絞肉(需要另配零件),以前都喜歡自己用菜刀剁剁剁,自以為那樣肉會更 Q 彈……呵呵,其實如果不是像福建人做肉燕那樣錘千萬遍,一般家里是剁不出那種口感的。從菜市場買肉餡,我這種強迫癥患者又總是擔心別人會不會把不好的肉也做成餡兒打包賣給我了。好了,自己絞肉才是唯一的出路——肉餡兒真的比菜刀剁的嫩滑好多,煮出來的餛飩餡兒外面第一次有了四川抄手店里的那種小褶皺,好吃!
另外還可以自己做面皮、面條、切菜、裝香腸等等,需要搭配不同零件,價格都不便宜。配齊全套差不多要人民幣小一萬,不過普通人家里用不到那么多功能,也不用買最新款,小一點的操作起來更容易,價格也更實惠。
? Vitamix 等破壁食物料理機
我沒有寫成“果汁機”,是因為這些小機器真的不是只打果汁而已!西餐里面經常要做各種醬汁、夏天的時候可以做冰淇淋、可以給寶寶做輔食……你家里有不愛喝牛奶的人嗎?奶昔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目前我們家最常做的是香蕉奶昔,一小杯牛奶+一根香蕉,甜度正好,不用格外加糖,所謂“牛奶的腥味”也被完美掩蓋。
使用方法很簡單,就是放入要攪拌的東西,然后選擇檔位:從香蕉、草莓到鷹嘴豆、紅豆等都沒有問題,分分鐘給你打成醬。唯一注意的是,如果想用勺子攪一攪的時候,最好關機,或者只能使用原配的黑色攪拌棒,普通的金屬勺子或者硅膠勺會很容易傷機器 or 被機器傷。
有朋友覺得 Vitamix 太貴,嗯,不妨看看 Blendtec、Cuisinart、Oster這些牌子,價位從高到低不等,造型也有更多選擇。
至于想喝那種純果汁(無果肉渣滓)的盆友,請購買原汁機。清單以前寫過的哦,可以去 App 找舊文掃盲。
? Lodge 鑄鐵鍋
美國本土品牌,1896 年創立。因為 Le Creuset 都留在了北京家里,我就新買了 Lodge 的一系列鑄鐵鍋。之所以堅持用鑄鐵鍋,是很喜歡它熱起來以后恒溫的效果,也可以進烤箱。不管炒菜、燒菜、燉湯、煮粥都沒有問題,用慣了以后反而受不了單薄的不銹鋼鍋了。
Lodge 的產品線很豐富,除了家用的琺瑯鑄鐵、純鑄鐵鍋,也有戶外燒烤的系列裝備。相比法國品牌 Le Creuset、Staub,它最突出的優點是:便宜。3 夸脫的琺瑯鑄鐵鍋(約 2.8 升)僅售 45 美元,折合人民幣 300 元左右。品質也過關,并沒有磕碰或者金屬鏟子鏟掉琺瑯的情況出現。至于白琺瑯鍋底日久染色的問題,是所有品牌琺瑯鍋的痛,購入前請做好心理準備——既然都會染色,當然更要買便宜的了!
純鑄鐵煎鍋我非常喜歡,家里買的那口直徑 10.25英寸(約 26 厘米)售價僅 25 美元。油溫熱了以后煎蛋也不粘鍋(說粘鍋的應該是你的鍋還不夠燙),菜倒下去很有大廚的感覺,請自行想象那種架著鐵架子燒烤或者端著鐵鍋烹飪的畫面。煎牛排自然是極好的,厚厚的鑄鐵可以讓牛肉均勻受熱,黑色也不用擔心劃痕或者染色的問題。
但是我不建議買純鑄鐵(不帶琺瑯)的湯鍋,因為骨頭湯、雞湯燉煮時間都很長,往往還要加各種調料,搞不好就會跟鐵發生化學反應……建議還是用來炒和煎為主吧。
? Calphalon 不粘鍋
Calphalon 的前身是 1963 年成立的專門研究鋁制烹飪器材的公司 Commercial AluminumCookware Company,也是第一家把航空技術用于鍋具鑄造的企業。1976 年正式推向零售市場。目前產品線也很全,涵蓋了鍋具、烘焙、刀具等等。
Calphalon 每年賣出超過七百五十萬個鍋具,在美國市場占有率達 49%,其最知名的是不粘鍋:不用油煎蛋也不會粘哦!大多數使用的是傳統不粘涂料,個別系列使用了新的陶瓷不粘涂料。不同系列的設計區別如下(左邊的系列更高級、也更貴):
我家買了第二款 Contemporary 的 25 厘米煎鍋和第四款 Simply 的 6 夸脫湯鍋,價格差不多,但是從包裝到鍋的顏色都不一樣。
明顯 Contemporary 系列要高端一些,純黑色更正一些……因此推薦右邊這款,把手長、不導熱,適合喜歡沒有一點點防備就去端鍋的人。不粘的性能也沒得說,但是我還沒使用超過一年,所以暫時無法確定最后是怎樣的情況。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不粘鍋還是使用的杜邦公司發明的鐵氟龍(PTFE),雖然有研究表明其對身體有害,但在正常烹飪溫度下是穩定的,如Calphalon 也標注了:不能超過 450℉(約 230℃)。如果超過了也不用擔心,那肯定就變粘了,鍋也不是那個鍋了……
證實會影響健康的物質 PFOA(全氟辛酸)才是大家都要注意的,早期被普遍當做涂料以避免烹飪時粘鍋的情況,后來才發現全氟酸會釋放出來,有致癌和引起多種疾病的可能性,并且永久存在于自然中無法分解。
所以 Calphalon 的全線產品明確注明了不含 PFOA,陶瓷涂層連 PTFE 也不含。不過通常不含 PFOA 的鍋不粘性能可能會差一點點。如果對健康非常在意的朋友,就只能選擇不銹鋼和鑄鐵鍋代替了。
另外經常有朋友找我推薦不粘鍋,說他們家里的不粘鍋很快就不行了云云,所以強調下養護的問題:
不要用金屬鍋鏟,最好選擇木質、硅膠的廚具。
使用以后放置一會兒再洗,高溫下直接用冷水沖是大忌。
? Wüsthof/三叉 經典入門主廚刀
說到主廚刀,大牌都集中在日本、德國。我之前并不是很在乎刀具,畢竟就做做家常菜,請點親戚朋友,普通刀具足夠應付。但是來美國后因為切骨頭連續兩次把自己割傷后,我忍無可忍買了 Wüsthof 的這套入門主廚刀套裝,一大一小,彼時正在打折,感覺很劃算。
這個經典系列的每把刀都經過 40 多道工序,由一整塊精煉鋼一體鍛造而成,三重鉚釘刀柄設計,最大的特點就是快和順手,切菜不累,刀柄有點薄,手小的用著舒服,可能不太適合男生。我買了 6 英寸(16 厘米)的試試手,雖然我一向不信謠、不傳謠,不過 Wüsthof 在德國的地位確實要比雙立人高,有產地潔癖的盆友請認準 Wüsthof 商標,德國 Solingen 制造。
大的這把也就和京瓷的大陶瓷刀一樣長,所以女生用完全不費力。切肉切菜足夠應付,但是最好準備一支同品牌的磨刀棒,這樣才能保證刀鋒持久鋒利。
如果有片魚、剁骨頭等其他需求,就需要買別的刀了,主廚刀只是基本款哦。
? 日本 Noritake 則武餐具
此前在香港 SOGO 看中了一套則武的京香旬彩(Kyoka Syunsai)系列,雖然只是白瓷,但是寫實的蔬菜瓜果畫在盤子上和碗里,實在很喜歡這種留白的中式意境。要說多好,所有的碗用處都一樣,只要自己用著開心,我覺得就值得。價格雖然不算親民,但是也還不至于買不起,所以就當取悅自己啦(別人買包我買碗,這樣一比覺得自己省好多呢)!
裝菜是這種效果:
連我家喵都很喜歡呢:
后來查了一下牌子,才發現是日本皇室品牌。御用商人(皇宮或官廳用品的承辦商人)的森村市左衛門1904 年設立了則武公司前身的“日本陶器合名公司”,并在愛知縣鷹場村大字則武(現名古屋市西區則武新町)創建了擁有近代設備的大型工廠。
但是工廠從開始運轉到正式投產前卻經過了很長的年月,經過反復不斷地試制研究之后,終于在 10 年后的 1914 年生產出了日本最早的陶瓷餐具套件。由于出口至美國的日本產西洋餐具非常暢銷,所以不久“Noritake 陶瓷”就成為了享譽世界的著名品牌——隨后則武以餐具研發技術為核心,逐漸發展成為日本國內大型材料和工具工程企業。
去年則武在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開了專賣店,我想價格應該是極貴的。如果有土豪朋友搬新居,送一套 Noritake 的高端餐具,應該還算切題。PS:這個價格,當然是釉下彩啦!不僅適用于微波爐,洗碗機也可以。
嗯,清單君今天就先給你安利這么多啦,歡迎隨時提問補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