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希望該市場的普遍利潤高一點,原因如下,都是很2的理由。
1:給人留一個創業發家致富的機會啊2:我研究裝修有一小段時間了,到底能省多少錢呢?唉~~人工費吧3:給市場一個提升的空間,現在的裝修水平太差了。話說既然利潤高為啥都說年輕人不愿意干呢?奇怪,這有點不符合就業規律,待分析。
人工成本這筆賬很難說的清楚,你說一個工人他認真工作的結果和不認真工作的結果是咋樣的?會不會體現在工錢上?采用的工藝方法?耗時?多付出的體力勞動?這些都很難去量化,我認為大多數有混的嫌疑。價格清單上只寫了材料費有沒有寫施工方案?比如墻面是不是要先整平了才貼瓷磚以減少墻面厚度以及瓷磚平整度和牢固程度?
設計做到啥程度了?施工預案是啥?不是任何工序都非常明確的比如要敲墻了,那么是不是會被物業投訴或者強行恢復或者需要加固,都是不確定的費用。反正我覺得不是一張簡單的材料價格清單能夠說明的,我理解材料價格清單是看這個工人用了多少材料付出了多少勞動,這樣對工人和業主都不公平。
我覺得,大多數家裝設計師在確定一個方案的時候是不清楚要具體如何落實的,似乎他們沒有空閑去想這些問題。對于一個普通家裝過程而言沒有設計團隊去分解梳理這些細節的時候這樣做無疑是把坑挖到哪里算哪里。我還見過把房子的墻皮都扒了以后還在討論管線格局的設計師,這不僅僅是耽誤時間,而是體現了不確定性。
我想最郁悶的結果很可能是,等裝修業主都搞清楚了,法律顧問也請了,裝修公司都不敢接這單似乎沒啥利潤的生意了。所以最終解決方案顯而易見。
我在上海,我不認為室內建材(輔料和主材)的價格在不同地區有非常大的區別,雖然現在運費挺貴的,但不至于非要跨幾個省買吧?現在的實體經濟生產力牽涉到地方上還能和諧?如果設計師用了這樣的材料就請他改唄(可能某些瓷磚只在廣東有吧,唉~~)。關于運輸成本我不太懂哈,如說錯請拍磚。
我是希望該行業普遍有高利潤的(就是說除了豪宅項目),但是希望樓主能夠畫一個施工圖說明一下,因為寫得實在太不清楚了,到底實施了哪些工程,拆舊了嗎?包括倒垃圾和垃圾處理成本,材料進場成本,開槽遇到問題了沒有?而且如果不是單項結算的話,統籌計算的?我還是比較主張持懷疑態度看問題的,特別是關系到錢。
唉其實樓主也寫不清楚,也實在是煩,隱蔽工程自己參與算了,否則你還指望能夠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