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票是南昌的,我是山東的,他洗臉就會用毛巾,先把毛巾放水里打濕,然后擦臉,幾條毛巾每天都是濕漉漉的,毛巾有時候干不了還會有怪味,給他把毛巾拿走,還不會洗臉了,感覺這樣很不衛(wèi)生,關鍵還很麻煩,洗臉可以用洗臉撲,搞不懂為啥要打濕毛巾才能洗臉。還有洗澡,不會用搓澡巾,就用手在身上摳,扣的一道道紅印,一個搓澡巾就解決的事,非要搞得那么麻煩,難道這就是南方人的講究嗎?
男票是南昌的,我是山東的,他洗臉就會用毛巾,先把毛巾放水里打濕,然后擦臉,幾條毛巾每天都是濕漉漉的,毛巾有時候干不了還會有怪味,給他把毛巾拿走,還不會洗臉了,感覺這樣很不衛(wèi)生,關鍵還很麻煩,洗臉可以用洗臉撲,搞不懂為啥要打濕毛巾才能洗臉。還有洗澡,不會用搓澡巾,就用手在身上摳,扣的一道道紅印,一個搓澡巾就解決的事,非要搞得那么麻煩,難道這就是南方人的講究嗎?
我從來沒注意過這個問題,我是河北的,我從小就是用手洗臉,不能想象用毛巾搓臉是什么樣,還有我就好奇南方人用洗面奶洗臉也用毛巾?廣告上也沒有?。坷掀攀菑V西的,每次也沒見他用毛巾洗臉,是不是不是所有的南方人都用毛巾洗臉?不能代表全部吧
我能說作為一個北方人我是今天才知道南方人是用毛巾擦臉的嘛 果然有著無限代溝 可能是因為南方潮濕 北方干燥 你們可能不覺得 可我朋友去過南方說那濕得要命 晚上睡覺被子都是潮的 當然哈 他回來的路上還看見有個南方人來北方 剛上飛機就用濕巾擦臉 大概是認為我們這很干吧 但是習慣了就好了 無非就是一種習慣 大家都這么洗 你用毛巾擦才奇怪呢 還有很多是南北方人意見也很大的 過得舒服就好 別管那么多了 畢竟你這問題我這個北方人也答不上來 評論里還有很多科學角度什么的 作為北方人我表示真不是因為那個 不懂不要亂猜嘛
除了“豆腐腦咸甜之爭”、“粽子是肉餡還是棗餡”,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上還流傳著一個更隱蔽、更普遍的南北差異——“洗臉用手還是用毛巾”。一般來說,南方人習慣用水浸濕毛巾洗臉,而北方人多用手洗臉后再用毛巾擦干。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差異?網(wǎng)上有多種解釋,有人說因為北方嚴寒天氣會凍硬毛巾,有人說北方水資源較少,搓毛巾時會浪費水。還有南方人直接開起地圖炮——毛巾擦臉更加徹底,南方人比北方人愛干凈。
▍“想象不到你用腳洗臉的樣子”
北方人再生氣,也不得不承認毛巾擦臉更干凈的說法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直覺:相比雙手,濕毛巾有更強的摩擦力和更大的覆蓋面,自然能更徹底地清除面部污垢。
真的是這樣嗎?
南方人洗錯了
這種說法當然難以成立——南方人只需出一趟國就會發(fā)現(xiàn),在更注重清潔、護膚的西方社會,幾乎沒有人會用濕毛巾擦臉。
原因很簡單,像刷碗一樣把臉洗到一塵不染,非但不會干凈,還可能適得其反。
正??諝猸h(huán)境下,人臉如果看上去比較“臟”,原因并非外界的灰塵顆粒,而是皮脂在作怪——臉上的油光、粉刺和青春痘,罪魁禍首都是皮脂。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要盡可能清除皮脂,它不僅能夠滋潤皮膚防止水分蒸發(fā),還能形成弱酸性外膜防止有害病菌的侵入。
皮脂的過度分泌才是問題根源。皮脂腺分泌的皮脂量和雄性激素、氣溫、年齡、飲食都有關系。最常見的,就是在青春期較高水平的雄性激素刺激下,過量分泌的皮脂堵塞毛囊,形成的局部厭氧環(huán)境促使細菌繁殖,繼而引發(fā)炎癥、出現(xiàn)痤瘡。
因此,洗臉的目的應該是在對皮膚刺激盡可能低的前提下,清除掉皮膚表面的油污和代謝的角質,同時適度保留皮脂和水分。那怎樣才能控制皮脂分泌呢?
用濕毛巾搓臉的辦法自然不可取——面部過分清潔干燥反倒會刺激皮脂分泌,為青春痘大開方便之門。就算用干毛巾擦臉,也應盡量避免用力過度,最好先拍干臉上的水,再用毛巾輕輕吸干水分。
近年突然火起來的“洗臉神器”比毛巾更加危險,神器導致的過敏性皮炎病患讓眾多皮膚科醫(yī)生憂心忡忡,紛紛表示現(xiàn)代人的皮膚問題不是清潔不夠,而是“過度清潔”。
濕毛巾洗臉的另一嚴重問題是潮濕環(huán)境下細菌的大量繁殖。
大部分毛巾由棉纖維制成,親水性纖維素分子和毛細管作用有助于毛巾吸收并儲存水分,附著在毛巾上的皮脂、汗液、皮屑提供的食物和堿性環(huán)境,也為細菌創(chuàng)造了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用水浸沒的毛巾,即使用力擰干,濕度也會遠遠大于擦臉的干毛巾,上面的細菌會出現(xiàn)指數(shù)級增長。
▍綠棉纖維的縱面電鏡圖,公定回潮率(纖維含水重量占纖維干重的百分比)為 8.5%
中國家紡協(xié)會在 2014 年發(fā)布的《毛巾健康使用周期實驗檢測結果》中,所檢測的 65 條濕用毛巾平均細菌量要遠大于 54 條干用毛巾,且在多數(shù)毛巾中都發(fā)現(xiàn)了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大腸桿菌等危害較大的病菌。
值得一提的是,濕毛巾會讓臉更“臟”長期以來并不為中國人所知,直到 20 世紀 8、90 年代,各種健康雜志仍在教育讀者用濕毛巾洗臉,特別是母嬰雜志,還有教寶寶用毛巾洗臉的詳細教程。
因此,該膳娚人設的快,硬,度不 夠等各種苦惱的問題,灌注 子母zztn 數(shù)子120硼友,圈徹底解決。用毛巾還是用手洗臉與中國人的衛(wèi)生觀念關系不大,只是一種習慣差異。那這種差異到底為什么會出現(xiàn)?
軍隊文化的塑造
中國歷史上,用手洗臉的方法一直都是主流。
春秋時期的“沃盥之禮”就是用手洗臉,“沃”是澆水,由一人捧匜負責澆水,一人端盤接水,盥洗者清洗完后才“盥卒授巾”,用手巾擦拭。
▍沃盥之禮中的匜(上)、盤(下)組合示例
現(xiàn)代毛巾的出現(xiàn),最早也是為了便于擦干身體——由于毛巾表面的毛圈結構能帶來遠強于傳統(tǒng)布料的吸水性和摩擦力,17 世紀土耳其人把傳統(tǒng)的地毯編織工藝用于制作新娘沐浴儀式中的浴巾。
不過,毛圈結構的織造相對復雜,且當時原材料只能是棉纖維,毛巾一開始只在奧斯曼帝國內部流行,19 世紀棉紡織業(yè)開始工業(yè)化后才大量生產。亞洲的普及來的較晚,直到 1894 年日本才開始大規(guī)模生產毛巾,來自今治市的“鐵錨牌”毛巾經(jīng)由開埠后的上海傳入中國后,葛巾等傳統(tǒng)擦臉布才退出歷史。
▍18 世紀末,美國總統(tǒng)夫人使用的仍然是亞麻毛巾。這條美國首任總統(tǒng)喬治·華盛頓的妻子馬莎·華盛頓使用的亞麻制毛巾收藏于弗農山莊
中國人慣于用手洗臉再用布擦干,毛巾的出現(xiàn)當然不能改變,只會強化這種習慣。那濕毛巾洗臉法又從何而來呢?
這很可能是受到軍隊習慣的影響。
部隊行軍途中,受自然環(huán)境、集體行動限制,常常無法保證充足的水,有時飲用水都得不到保障。在一切從簡從速的前提下,為了盡可能節(jié)水省時,浸濕毛巾擦臉的方式是必然選擇。因此在軍校教育中,會刻意訓練學員用冷水和濕毛巾洗臉。
據(jù)黃埔軍校二十二期學生巢英虎回憶,雖然有自來水龍頭,軍校生也統(tǒng)一用洗臉毛巾接水洗臉;第十三期學生李拔的回憶中,如果早操時被值班班長發(fā)現(xiàn)毛巾是干的(說明沒洗臉),就會被嚴厲處罰。
▍位于廣州市長洲島的黃埔軍校舊址,還原了當時學員使用的毛巾、洗臉盆、漱口杯
國共兩黨共同的軍事色彩,也使雙方首腦不約而同養(yǎng)成用毛巾洗臉的習慣——據(jù)侍從回憶,蔣介石習慣把濕毛巾反復用力擰干再使勁擦臉;毛澤東洗臉洗腳都只用一條毛巾,且從來不用香皂;鄧小平則為了節(jié)約從不擰毛巾,而是擠出毛巾的水分,以防毛巾過快損耗。
軍隊的洗臉方法為什么會影響到普通人?原因很簡單,除了講究體面的社會中上層,當時大部分人并沒有每天洗臉的習慣。南方各省長期戰(zhàn)事征發(fā)的數(shù)千萬士兵,退伍后不可避免會把軍隊的生活方式帶回家中,影響到整個社會。
同時,蔣介石 1933 年發(fā)起的,強調“生活軍事化”的新生活運動也強化了這一習慣。雖然在新生活運動相關文獻中找不到用毛巾洗臉的規(guī)定,但 1942 年國民政府頒行的《小學課程標準》中的洗臉法明顯是軍隊翻版——
“洗臉的時候先用毛巾浸濕,擦了肥皂,在臉部、頸部、和耳后擦抹周到;隨后,用水洗去皂沫,再在臉部、頸部、和耳后細細的擦抹干凈。”
▍1932 年出版的《開明國語課本》中,第一課《早上起來》就有濕毛巾洗臉的圖畫。圖為 2005 年影印出版的《開明國語課本》
與南方相比,中國北方地區(qū)在新生活運動開展數(shù)年后即被日本占領,日治時期環(huán)境相對安定,征兵數(shù)量遠遠少于南方,社會受軍事文化影響不大,自然無法養(yǎng)成用毛巾洗臉的習慣。
1949 年后,中共雖在全國范圍內發(fā)起愛國衛(wèi)生運動,組織動員力度也遠強于國民黨,但愛國衛(wèi)生運動側重于防疫、衛(wèi)生、“除四害”,沒有像新生活運動一樣用軍隊文化塑造國民,更不會細化到洗臉方法的統(tǒng)一,南北差異因此得以保留。
▍1953 年上海新亞書店出版的《新中國兒童衛(wèi)生習慣圖》雖有濕毛巾洗臉的畫面,但這種缺乏明確指令的宣傳畫無法改變北方人已有的習慣
我生長在安徽省壽縣,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地方,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屬于南北過渡地帶,每次南方北方就什么問題爭執(zhí)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我是南方還是北方。小時候洗臉,我也是用毛巾的。可是不記得從什么時候開始用的越來越少,就用手抄水洗臉?,F(xiàn)在的我喜歡先用手洗搓搓臉,然后用熱水燙一燙毛巾,把毛巾敷在臉上敷一會。這樣洗過臉感覺清爽很多。
殺豬殺屁股,各用各的殺法。我老婆南方的,我北方的。認識到現(xiàn)在11年,一開始為這個問題爭的不可開交,誰也說服不了誰。老婆洗臉用毛巾擦,我直接用流動的手洗,老婆的毛巾一直是濕的,我的一直是干的,冬季忽然一天早上我去洗手間,看到老婆在用我的毛巾擦臉,我驚訝帶吃驚的問,咋用我的毛巾了,老婆說你的干的擦臉舒服,我的太涼了,哈哈我直接笑了,我們結婚后一直在南方生活,現(xiàn)在她也跟我們北方人一樣用水洗臉了,并且她的好多親戚在我的影響下拋棄了毛巾擦臉,北方的習慣完勝,順便說下我山東濰坊的。
我覺得大家都忽略了一個問題,用毛巾,還是用手,主要因為氣候環(huán)境,北方之所以不用或者少用毛巾,因為北方干燥,浮塵多,老一輩人講究的都是先用手把臉打濕,抹幾把,把塵土洗下去,再打香皂洗,最后用干毛巾擦,如果用濕毛巾直接洗,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過不了幾天,毛巾就臟了,而且是根本洗不掉的臟,全是深入稍微里的灰。而南方相對空氣潮濕,風沙不多,人的皮膚多是比較細膩,用手洗不干凈,因為手的皮膚也細,搓不掉,自然是用毛巾了。任何一種行為習慣都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就算我說的現(xiàn)在可能不一樣了,那至少以前就是這樣的,傳承下來已經(jīng)變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
呵呵,都說南方人愛干凈,天天洗澡,我們三四天一洗,確實比不上。誰知道后來才知道他們洗澡從來不搓,根據(jù)看頭條上他們的描述,他們洗澡一般不會超過10分鐘,沖洗下即可,我特么!這樣你確定能洗干凈?別看天天洗,照樣身上很臟,不信買個搓澡巾試試。我一般三四天一洗,一次洗30-40分鐘,全身都搓的超級干凈。相對于南方的天天沖洗,我不知道誰更干凈。
在南北習慣的問題上,我看了很多分析和評論,總結起來,有些所謂的南方人的回答像西方——以一種自己什么都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眼光來看問題;而北方人的回答像中國——一開始不理會這類問題的,被抨擊多了開始反擊,據(jù)理力爭,甚至變得只要說我什么我都要反駁甚至回罵。其實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一是偏見:南方因為經(jīng)濟更發(fā)達,在當今有錢就有理的認知下,就覺得自己什么都是對的;二是北方因為經(jīng)濟落后,有一種不自信感,這種不自信或者是自卑變成了類似韓國人一樣的心理,所以盡一切可能的來反駁;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一些混在網(wǎng)絡里面的國外勢力,利用一些以前沒人思考過的話題來挑撥中國人的團結,他們利用所謂的邏輯來辯稱真實或者合理,一些不明所以的人就被挑動起來,他們達成目的。其實很多事之所以大家爭論是因為大家對事件還不夠全面了解,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歷史學家、民俗專家,那些人就是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他們不為真相的揭示,只為矛盾的挑撥。不信你看,你在他們下面評論,無論是講道理還是辱罵,他們都不會回復的因為只要你回復或者點贊,他們的目的都達到了,已經(jīng)在人們的心里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我是鄭州的,我們全家都是把毛巾打濕了擦臉的。我用手搓洗面奶,滿臉泡沫后也是要再把毛巾打濕摟著水一起沖掉的。爸爸媽媽上了年紀不怎么用洗面奶,就是把毛巾打濕擦臉,來回擦,然后再用水沖干凈毛巾掛起來。從小到大一直這樣。我老公不是,就只是用水撩著洗一洗然后拿毛巾擦干。其實我很好奇,那些說不用打濕毛巾擦臉的,如果是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不用洗面奶的,也不用濕毛巾,該怎么洗臉呢?就用清水撩一撩嗎?感覺洗不干凈噢。
滬ICP備13002314號-1 滬B2-20170342 組織機構代碼證:66439109—1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協(xié)會信用評價中心網(wǎng)信認證 網(wǎng)信編碼:1664391091 舉報電話:400-660-7700
齊家網(wǎng) 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05-2025 www.jjfur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