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肉植物2-3年移植一次即可。為了保持嬌小可愛的外觀,可以不用換花器(不用換更大的),只需要整理一下根部就可以了。但重點是土必須要換新的,這樣才能保證未來2-3年之內會健康成長; 2、炎熱的夏季,不可以用噴壺往葉面上直接噴水。因為噴在葉面上的水滴會像放大鏡一樣聚集熱量,進而灼傷葉面; 3、葉插的時候,只需要把葉子放在土上,再放在半陰處就可以了,等發根后再澆水。另外用于葉插的葉子一定要從葉子和莖連接的根部拽下來,否則不會發根的; 4、枝插的時候,從母株上剪下的小枝不要躺著放在土上。因為由于地球引力,芽的莖部一定會變彎曲,這樣不利于再種植時的美觀。正確的做法是把小枝豎直放在空的小玻璃瓶里,讓它豎直發根,等發出根之后再種人土里; 5、關于徒長,陽光不足造成的徒長,即便是重新開始日光浴也不可能回到原來的樣子。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留下底部4厘米左右,剩下的全部剪悼。不久就會從切口處長出新的小芽。而剪下來的部分,放在土上,長出根之后就可以扦插了; 6、關于氣根,”氣根”,是為了支撐植株本身的重量而生長出來的??茖W的說法是,空氣濕度較高而基質中的濕度較低時容易長出氣根,通常會出現在5-6月; 7、關于木質化,有些多肉呈現干癟茶色的莖部,其實這是多肉的”木質化”現象,多會出現在向上生長的品種里。為了支撐不斷成長的加重的上半身,植株必須加固加強自己莖部的承受能力,所以莖部就會慢慢變得像樹干一樣。這也是健康成長的有力證明; 8、關于葉片表面的白粉狀,有些多肉植物葉片會出現白粉狀的東西,這些是多肉植物為了遮蔽原產地強烈的陽光而進化出的自我保護手段之一,所以盡量不要去破壞這些多肉植物的秘密武器; 9、預測植株的生長方向(多用于組合盆栽),種植之前先預測一下它們將來的生長趨勢,盡量留出空間。否則可能會出現,隨著多肉生長,不斷地互相”打架”。多肉植物不能多澆水,澆水只能少澆一點。持這種觀點的人遇上下雨天馬上搬盆,心想可千萬不能淋雨啊!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根本原因恐怕在于盆土結實,有漬水不暢的可能。
2015-05-18
多肉植物生長期的最佳養護空間應是大自然,且越開闊越好。樓頂上光照充足,通風佳,有雨淋,更有秋露滋潤,病蟲害少,所以多肉植物長得特別好。當然,養護空間要有相關的配套設施,如黑網。炎夏有黑網遮陽,多肉植物可縮短夏休眠期。此外,封閉陽臺、塑料大棚比較適合冬季養護,這樣能縮短冬休眠期。休眠期縮短就意味著花長得快,能早成型
2015-05-18
養護關鍵:如果依照這個思路,只能得出養護多肉植物關鍵在于水的結論,這就錯了。事實上養護多肉植物的關鍵不在于水,而在于土。不管用什么材料配制,都要以透水透氣為標準。例如以6份園田土與4份中粗的黃砂均勻混和配制的,若少許加點基肥更好。用這樣的土盆栽多肉植物,水澆多了沒事,淋雨也不成問題,連梅雨天也能對付。順便提醒大家的是:1.盆栽時不可兩手用力壓土。2.剛上盆的多肉植物應用噴壺澆水,或者澆在手上,讓水經指縫緩緩流人盆內,如近期有小雨更好。這樣盆土能確保良好的透水、透氣性。3.時間長了,透水透氣性差了,必須松土,最好是翻盆。4.若栽在瓷盆里,可在盆下方放一層碎磚,增強透水透氣性?! ○B護細節:以水為例。澆水的一般常規是不干不澆,澆則必透。對多肉植物而言,所謂”干”就是生長期要等盆土里里外外都干了才澆水,且要澆足。不過僅知道這些還不夠,還要注意以下細節:1.澆多少水。生長期要多澆水,碰到雨天要讓它淋雨;夏季休眠期少澆水,0℃以下的冬季休眠期一般不澆水。2.如何澆水。生長期且溫度高時當頭澆,能”人工降雨”更好。生長期而溫度較低時,澆在盆土上。0℃左右時若澆水,千萬不可澆在植株上。3.炎夏35℃左右時應起大早澆水,不要晚上澆,更不可在烈日下澆。4.對濕度要求高的種類,一天噴幾次霧,增加空氣濕度,滋潤莖葉。 養護空間:多肉植物生長期的最佳養護空間應是大自然,且越開闊越好。樓頂上光照充足,通風佳,有雨淋,更有秋露滋潤,病蟲害少,所以多肉植物長得特別好。當然,養護空間要有相關的配套設施,如黑網。炎夏有黑網遮陽,多肉植物可縮短夏休眠期。此外,封閉陽臺、塑料大棚比較適合冬季養護,這樣能縮短冬休眠期。休眠期縮短就意味著花長得快,能早成型。 特別養護:盆栽多肉植物,不少人過不了”度夏”和”越冬”這兩關。夏休與冬休期間的養護可稱之為特別養護。其內容是多方面的,以多肉植物的搬進、搬出問題。1.時刻關心天氣預報(溫度與霜凍),冬天搬進能推遲就推遲。2.春天搬出一般在清明前后(因地而異),不宜過早。3.大多數多肉植物一旦搬進,整個冬天就在暖房內生長。不要隨便開窗,更不可因某一天暖和,搬出去曬太陽。4.少數多肉植物的習性適宜搬進搬出。如仙人葡萄,只要有陽光,可白天搬出,晚上搬進,讓它呈現的瑪瑙紅色更有透明感?! √厥怵B護多肉植物有共性,也有個性。針對個性一面的養護就是特殊養護。如玉吊鐘的特殊養護就是修剪,使它長出色彩斑斕的新葉。而蓮花掌的特殊養護就是常翻盆,只讓一座蓮花掌長大、長美。分別養護以光照為例,同一品種的多肉植物分別在不同光照條件下養護,生長的情況往往不一樣。通過比較,可能就會給你靈感,就知道下一步該怎么做了。如五星豹皮花,先讓它在少有光照的地方生長,它迅速長高,后支撐不住掛下,再移到光照充足的地方養護,它長粗長壯,依舊懸掛,并在懸崖處開花。這種新造型的誕生就是分別養護的功勞?! ∧繕损B護大多數多肉植物有鮮明的個性,體現在根、莖、葉、花、果、刺、絨等方面,有的還能變色、變形,有的能創造整體的美。面對這樣的多肉植物,我們心中要有一個培育目標,而全部的養護就是向這一目標邁進。如白馬的目標之一就是塑造整體的自然的丘陵風光。又如黃麗的目標之一就是在懸崖處開一朵“蒲公英”花。在目標養護的基礎上如果能再有創新的思路,就更能顯出與眾不同的特色。如通過逆思培育的火祭便有創新色彩。
2015-05-18
快樂的椅子和橙子
風就是元氣和場能,水就是流動和變化。
現在很多人喜歡在家中或者辦公室擺放些植物,一來可以凈化空氣,二來具有不錯的觀賞性,作為點綴風景。一般來說,擺放植物主要考慮光照、水分、營養等因數。其中的多肉植物更是受到大家的喜愛,下面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下多肉植物改怎么養護吧!一、土壤多肉植物對土壤的基本要求:疏松透氣,排水、保水性好,含一定量的腐殖質,顆粒度適中,沒有過細的塵土,呈弱酸性或中性(少數種類可以為微堿性)。對多肉植物來說,市場上出售的培養土大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有經驗的愛好者多自行配制。什么樣的培養土算優質呢?簡單說,應是疏松透氣、排水良好、具一定團粒結構、能提供植物生長期所需養分的砂質壤土。二、澆水多肉植物必須適時補充水分以供生長發育之需,而決不是像某些人認為的“寧干勿濕”。當然對地栽植株,澆水次數可以少一些。大多數多肉植物和自根栽培的仙人球類,澆水很難掌握,主要表現在澆水的適時性上。熟悉植株的生長情況對掌握澆水技術很有幫助,一般生長特別旺盛的植株和開花孕蕾期的植株,對水分的要求較高,對它們的澆水盡量應適時:而一些生長基本停滯的老齡大球,則澆水次數要少。最后澆水要考慮氣溫、空氣濕度、溫室通風情況、盆的大小與材質、根有沒有下伸到砂床上等情況,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判斷盆內是否缺水。三、空氣濕度因為栽培場所的條件限制,許多植株剛買不久就出現了褪色,葉尖枯焦、干癟、植株提前老化等現象。而這一點在大棚種植中是看不到的。雖不致死但觀賞性卻會大打折扣。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很簡單即:用細嘴噴壺噴霧。四、施肥冬型種和中間型植株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復合肥。施肥時間可在天氣晴朗的上午,并注意肥液不要濺到植株上。夏型種則不必施肥。五、溫度溫度在15~28最適宜,溫度在 5~35是植株忍受極限。以上就是關于多肉植物養護方面的一些分享,希望對你有一定的參考作用!另外,需要提醒下的是:夏季澆水應該選在清晨和傍晚以后,避免中午高溫時澆水。澆水時避免灑在葉片上,應當澆在土中,葉片上的水珠應及時吹散。滿意請點個贊!
2015-05-18
多肉植物以其可愛的外形和較強的適應能力受到很多人的喜愛。養護多肉植物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光照:多肉植物需要充足的陽光,每天應保證至少4-6小時的直射陽光。選擇窗臺等光線充足的地方擺放。
2、澆水:多肉植物比較耐旱,澆水時應等土壤完全干透后再澆,通常夏季一周一次,冬季可以適當減少頻率。
3、土壤:選擇透氣性好的土壤,比如專用的仙人掌或多肉植物土壤,確保良好的排水效果。
4、施肥:生長期(春季和夏季)可以適量施些稀釋的液態肥料,每月一次即可,秋冬季節停止施肥。
5、溫度:多肉植物適宜的生長溫度在15-25°C之間,避免寒冷和高溫直射。
6、通風:保持良好的通風,避免因濕氣過重而導致根部腐爛。
通過以上幾點,就能有效地養護多肉植物,讓它們健健康康地成長!
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