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棚出于安全考慮,不許砂漿找平,只能找平石膏處理。最有效的方法是一次結(jié)構(gòu)控制到位,此點只有大地產(chǎn)開發(fā)商控制的好。可惜,普通百姓是不清楚的。
2017-04-25
你菜你菜你菜菜菜
擅長地板、衛(wèi)浴品類選購
1.膩子粉的質(zhì)量不合格,添加的膠粉太少導致粘接力不夠。
2.看樣子是刮了兩層膩子粉,并且里面那層不是成片剝落,可能是因為在第一層沒干透的情況下刮第二層。
至于解決方案,前面幾位都給出了,就不寫了。。
2017-04-24
需要將原天花的膩子全部鏟干凈,如果平正度沒問題直接再掛膩子,膩子摻膠水拌勻。目測澆筑混凝土樓板的拼縫漏漿,拼縫位置沒處理就掛膩子,靠膩子找平,這樣膩子會厚薄不均,容易開裂脫落,用打磨機將天花磨平再施工。如果偷懶就直接用膨脹螺栓將硅酸鈣板固定在天花上再進行后續(xù)工序,可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2017-04-21
Longtimeno
熟悉衛(wèi)浴潔具安裝工藝和材料挑選
導致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面層”原因,大致有三個。
1、底層石膏刮得太厚;厚度不均勻,且較厚的地方遠遠大于3mm的標準。
2、底層石膏或者墻襯(膩子)在使用時,兌膠的數(shù)量過少,或者膠的粘合力不夠。
3、在這種石灰水泥墻面、頂面,批刮第一遍強襯,或者批刮第一遍找平石膏的時候。
要先滾膠(兌水),這種膠也可以是“固墻寶”!要讓兌了水的膠,徹底的侵入墻、頂?shù)拿鎸邮覍印?br>以增強之后工序中,找平石膏、強襯與墻面的粘接力。
當,滾膠這個工序,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兒。
膠沒有完全侵透水泥面層的時候,也會導致類似圖片上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
注*:交房時候,墻頂面自帶親水性建筑膩子的住宅,需要先把親水性建筑膩子鏟除;鏟除干凈后,再進行滾膠(固墻寶)工序。
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深層”原因,有兩個。
深層原因一:
我們心中有一個疑問:為什么批刮的石膏+膩子會這么厚?
這個疑問下,也有兩個答案。
1、圖片上面層膩子+石膏脫落的地方,露出光滑的頂面;
據(jù)此判斷,這就是“水泥澆筑樓板”。
在一些大城市,較為優(yōu)秀的建筑商,
在建造過程中,會在這個“水泥澆筑樓板”下面,批刮一層抹灰層找平;
再在抹灰層(找平)的基礎上,批刮建筑膩子。
明顯,題主的房子,并沒有這道工序。
而“水泥澆筑樓板”在建造的過程中,是用“建筑模板,支模”托在“樓板鋼筋網(wǎng)”的下方。
倒入混凝土,震動、固化成型的。
建筑商的建筑模板,往往不是只使用一次的,優(yōu)質(zhì)的建筑模板可以使用很多次;
那么,建筑模板在重復使用的過程中,會老化,邊緣會發(fā)生翹曲。
這種老化的建筑模板,在澆筑樓板過程中使用的話。
就會造成“水泥澆筑樓板”與“建筑模板”接觸的那個面,
在“單張建筑模板”與“單張建筑模板”的接縫處附近,出現(xiàn)明顯的凹凸不平。
接縫處甚至有殘留的水泥結(jié)疤。
就是這些澆筑樓板的凹凸不平,以及接縫處的結(jié)疤,使得頂面需要一個水泥抹灰找平的工序。
圖片中,當時的裝修施工,錯誤(或者說失誤)的,使用了:批刮 找平石膏的方法。
如果我們買的房子,交房時候頂面有明顯的上述問題:
裝修時應當用其他的方式去找平。
(PS:大城市中,并不是所有的建筑商,都會在交房前,把頂面處理的平平整整的)
注*:
有時候是裝修公司(裝修隊)的技術(shù)人員,出于多種的原因。
不愿意告訴業(yè)主合理、正確的處理方法。
有的時候是,物業(yè)持有者(業(yè)主)貪圖省事兒。
冒進使用不合理的處理方法:即用找平石膏直接找平+膩子找平。
據(jù)我的工作經(jīng)驗,找平石膏找平墻面和頂面;也不能批刮太厚。
批刮過厚的找平石膏,并非保險的處理方法。
或許用更好的膠(固墻寶),更好的找平石膏,能夠提升粘結(jié)力;固體應力會得到更好的釋放。
但我一般不用這種方法。
2、油工的技術(shù)水準太差;
如原頂面(水泥澆筑樓板)較為平整的話,還要刮這么厚的找平石膏+膩子;
那就是技術(shù)水平太差太差了,不是一般的差!
深層原因二:裝修時候,用料過于大意。
我鑒定圖片上膩子為:普通的酸性膩子。
如果當初在刷膠時候,多一點耐心;
用一些好一點的耐水膩子(非親水性膩子)情況會比現(xiàn)在好很多。
這個失誤,不能將責任完全歸結(jié)于施工方,或者發(fā)包方(題主)。
-----------------------------------------------解決方法-------------------------------
在這里,我只想談談這間房子的修整方法。
您的新房子?
可以,以此為參考。
第一步:做好地面和成品家具的保護。最好能將家具撤到其他房間。
第二步:用最便宜的乳膠漆滾刷沾水,將頂面滾濕,并且濕透。
第三步:鏟除頂面膩子以及可鏟除的找平石膏。
第四步:頂面鏟除干凈后,檢查頂面平整度。
*如頂面較為平整,沒有局部明顯的凹凸不平,選擇A系做法。
*如頂面平整度較差,且某些局部有明顯的坑洼不平,選擇B系做法。
A系:在頂面較為平整的前提下;
A1、購入粘結(jié)性較好,甲醛釋放量符合國家標準、質(zhì)量較好的固墻寶(有的也叫墻寶、108膠)。
A2、購入較好的耐水膩子(要買你們本地就能買到的,大品牌旗下的耐水膩子)。
A3、用剛才那個最便宜的滾刷,往頂面滾膠(108膠、固墻寶、墻寶)。
如果膠較為粘稠,無法被水泥面層吸收的話,可以適量兌水。
不可一下子兌太多,以剛好可以被水泥面層吸收為佳。
(兌水太多,膠的粘稠性、覆蓋率就降低了)。
滾膠的原則,是一定要讓膠被水泥面層吸收。
這個工序的檢驗方法不是很難。
題主可以自行拿一個噴壺,
在地下室或者毛坯建筑裸露水泥立柱、框架剪力墻的地方做個試驗。
用噴壺對準水泥立柱的一個點噴水,持續(xù)1.5秒---2秒
(哈哈哈哈,你能把握準么?反正我是不能)。
水漬在一分鐘內(nèi)或者幾分鐘內(nèi),漸漸變干。
滾膠的時候,澆水混合印漬也是這個深度的話,就是沒有被吸收。
用噴壺對準水泥立柱的一個點噴水,持續(xù)20秒---30秒(水流了一地)。
水漬在幾分鐘內(nèi)不易變干,或者在十幾分鐘內(nèi)不易變干。
滾膠的時候,膠水混合物印漬,達到接近這種水漬深度。
且膠水混合物在兩三個小時內(nèi),都未明顯變干。即為合格。
其他:在這種澆筑的樓板或者澆筑的混泥土墻體上滾膠,
易吸收性差,
要比在水泥抹灰找平層上滾膠,吸收率低很多。
也就是不易吸收。
越是質(zhì)量好的混泥土澆筑體,越不易吸收。
可以先用清水在這種澆筑體上滾涂一遍,至少水要侵透水泥面層。
然后再滾刷較稠的膠。
A4、批刮膩子。
A5、打磨。
A6、購入乳膠漆,刷漆(不能用那個便宜的滾刷勒咯,買個好的)。
OK,完工。
B系:頂面平整度較差,或者局部有尺寸差距明顯的凹凸不平。
頂面墊木方,打龍骨,整個頂面封裝石膏板找平。
B1、購入木方(2cm*3cm木龍骨即可)。
購入普通類型的、質(zhì)量較好的9.5mm紙面石膏板(要本地能買到的)、購入嵌縫石膏。
某些傻X要跟你推薦12mm紙面石膏板,或者15mm石膏板,我也不反對。
就算題主買耐水石膏板和耐火石膏板我都不反對。
重點B2、購入“拉法基”石膏板繃帶,或者“可耐福”石膏板繃帶,
購入“可耐福”1.5公分自攻釘(1000枚裝)。這個釘子用不掉,可以留下來以備家用。
這一項里要買的材料,如果你們本地買不到,就從網(wǎng)上買,一定要買真的。
本地有授權(quán)專賣店的話,可以連同嵌縫石膏一起買“可耐福”牌子的。
B3、購入固墻寶(墻寶、108膠);購入膩子(可以是普通膩子,也可以是耐水膩子)
B4、頂面打單層龍骨,封裝石膏板。注意哦,這個龍骨是木龍骨,不是輕鋼龍骨。
石膏板接縫處按照施工要求留出縫隙,為釘眼做防銹處理。
重點B5、拉法基或者可耐福的石膏板繃帶,是很厚、很硬的;
簡單的放到固墻寶(墻寶、108膠)里面侵泡,很快就拿出來的話,
膠是無法有效的侵入繃帶內(nèi)部的。
因此將繃帶侵泡在膠里面的時間要足夠長。
這種優(yōu)質(zhì)的繃帶,我們很難看到或者等到膠完全侵透繃帶。
只要膠將繃帶泡軟即可。
泡軟以后,即可使用,黏貼繃帶。
B6、批刮膩子。
B7、打磨。
B8、購入乳膠漆(乳膠漆專用滾刷、板刷),刷漆。
OK,完工。
以上,就不計算題主家用料數(shù)量的,還是煩請您家找的裝修工計算吧;
同時簡化處理了施工步驟和施工細節(jié)。驗收標準和施工細節(jié),可以百度里面下載。
B系的重點,主要是為了防止石膏板開裂,造成面層膩子剝落。
上周,某損友打電話,要我陪他去和某網(wǎng)站談合作,同時去現(xiàn)場進行實地測量。
事先,約法三章:
1、我不得多說話,沒人問的話,不許開口。
2、不得在業(yè)主面前談設計,也不得談工藝處理細節(jié)。(即使業(yè)主問到)
3、不得談那些可能隱藏的,難以處理的細節(jié)。
只可以:有問必答,答完閉嘴,畫圖測尺。
這件事情,深深的傷害了我的心靈,
以至于我不得不,讓他請我吃完中午飯再請晚飯。
吃完土豆燒牛肉,才稍微撫平我受傷的心靈;
并親口告訴他,如果他不是我認識十多年的損友,就把他從窗戶里扔出去了。
可見我受傷至深。
在那個現(xiàn)場,我見到:
頂子上批刮(涂刷)了薄薄的一層水泥砂漿;
這種水泥砂漿的作用,也是為了遮蓋頂面的不平。
這種砂漿層不同于水泥抹灰找平層;它很薄,很不穩(wěn)定。
直接在上面批刮膩子的話,用不了多久,膩子或者石膏,就會剝落。
如,題主新房子遇到這種情況,建議直接選擇“解決方法”之:B系列的做法。
@題主妹紙
直接選B系做法的話,可以跳過鏟除頂面這個步驟。
(標準的做法是:清理掉這些可能不穩(wěn)定的隱患、固體顆粒)
@李澤尚 君!
這是哪個混蛋告訴你的處理方法?
陽光房:
我們自己搭建的陽光房,
用盡心機之后,最可能處理不好的是:
1、建筑能耗
2、利用率
3、隱私
4、滲水
5、建筑能耗的延伸——通風透氣。
按照你這一套工序下來,咱還得返工的。
新做的要拆掉,重新買材料、重新做!
有一點,我不是很理解;
拉毛墻面一般指:較為光滑平整的墻面,用施工方法或者材料,增加墻面的粗糙性;
增加新裝飾材料與墻面的粘結(jié)力。
拉毛,是在較為光滑的墻壁上,做的一種處理方式。
純粹的磚面,也沒有拉毛的必要性呀!
紅磚砌體,直接粗面抹灰。
面層墊以絲網(wǎng),是可以省掉“拉毛”這個工序的。
你刷完防水以后,再刮石膏;貌似刮不上去!
防水涂料的防水方式,是在涂刷后,形成防水隔膜,對一側(cè)的水分形成隔絕。
水分都隔絕了,您的石膏,是腫么粘結(jié)在防水涂層 后面墻壁上的嘛?
目前,友善度不夠,無法對評論作出回復。
在友善度恢復以前,暫時不再回復評論。
2017-04-19
做過建材采購的人來說一說。
結(jié)合墻面乳膠漆時間長開裂脫落的原因和圖片基本可以判定是頂面原來施工使用的膩子質(zhì)量差,沒有做界面處理,施工工藝不佳。
原來頂層的墻面沒有做界面劑或者墻固,導致原有底層泛堿,膩子時間長受潮粉化失去作用。墻面乳膠漆和膩子,墻面粘接度變?nèi)鯊亩撀洹=缑鎰┗蛘邏瘫举|(zhì)上是一種膠,可以對原有墻面進行封閉,防止泛堿也增加了膩子,乳膠漆對墻面的粘接強度。
處理意見:把頂層墻面鏟干凈,處理好墻面,讓后買一桶墻固涂刷后進行膩子施工(要買好一點的耐水膩子,施工厚度在2mm厚左右),最后做乳膠漆施工,一邊底漆,兩遍面漆。
找工人的時候和那些師傅說一下,配合好材料做施工,基本就可以了。
2017-04-19
房頂墻漆開裂和剝落通常與基層處理、涂料質(zhì)量以及施工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解決方案如下:
1. **基層處理**:首先檢查墻面是否存在潮濕、霉變或其他基礎問題。針對潮濕問題,可以使用防潮涂料或在墻體上進行防水處理。
2. **清除舊漆**:對于開裂和剝落嚴重的部分,需要徹底清除舊漆,可以使用刮刀、砂紙等工具,確保墻面光滑無殘留。
3. **修補裂縫**:對墻面裂縫進行修補,可使用墻面修補膏,填補縫隙并打磨平整,確保表面光滑。
4. **選擇優(yōu)質(zhì)涂料**:選用品質(zhì)較好的墻漆,尤其是防水、耐磨、耐候性強的產(chǎn)品。這有助于減少未來開裂與剝落的可能性。
5. **合理施工**:施工時要注意溫濕度環(huán)境,盡量避免在高溫、潮濕或風大的條件下施工。同時,涂層之間應留有合理的干燥時間。
6. **定期維護**:定期檢查房頂涂層,及時處理小問題,預防大面積的剝落和開裂。
通過以上步驟,可以有效解決房頂墻漆開裂和剝落的問題。如果情況較復雜,建議請專業(yè)人士進行修繕,以保證裝修質(zhì)量。
2024-07-28
打火鍋么?要是我沒看錯的話……頂部都是掛石膏的,你家刮的是膩子粉……
2017-04-24
第一步把松散要掉的鏟掉,然后滾涂界面劑(膠水)然后刮大白重新做基層,最后做乳膠漆。
2017-04-23
埃菲爾友人
只要一些小小的技巧,就能把你的家布置得溫馨有情調(diào)。
沒抹灰就刮膩子?不掉才怪
2017-04-19
zangao123
熟悉北歐風室內(nèi)搭配和家居選購
1.干的太快,有可能。
2.原天花有舊膩子沒鏟,直接批新的,會有這問題。
3.膠水沒滾涂到位
4.批灰太厚
201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