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我將小米空氣凈化器2開到最高檔,記住這時凈化器里是沒有濾芯的哦!奇跡發生了,APP端顯示的數值瞬間降到了56,而實際的PM2.5濃度還在722μg/m3。在自動檔時,也會發生同樣的現象。”
“但此時我如果將凈化器切回睡眠檔位,PM2.5濃度顯示瞬間又爆表了,說明凈化效果是沒有的,小米空氣凈化器2本身的檢測也沒有默認為凈化有效,指示燈依然是紅色。”
然后結論是
“不放濾芯或濾芯未拆包裝的情況下,無凈化效果是肯定的,小米凈化器依然全速運轉,企圖凈化空氣,但APP顯示數值確實會下降,這點是有蒙蔽用戶的現象。”
真要作弊的話,就是一個再SB的碼農,也會盡力讓作弊結果不露餡吧?風扇轉速變低,也應該維持較低的PM2.5讀數吧?
但是凈化器的行為是風扇轉速一變低,PM2.5讀數就回升?這樣作弊不就像學生淫笑著說“老師我作弊啦,快來懲罰我哦”……
好像大家對道德審判更感興趣,對傳感器讀數為什么不準倒不在乎?
正好家里需要再添1臺凈化器,就買個小米凈化器2試試
開箱,先把濾芯拆了,手工設定到最小風速
小米app顯示PM2.5濃度是131ug/m3
然后設定到最大風速(測試的時候沒發現還有個turbo模式)
app顯示PM2.5濃度快速下降,最后穩定到50~60ug/m3
同時用空氣堡檢測,內部傳感器是攀藤G1,激光光源的粉塵傳感器,據說要準確不少
讀數是137ug/m3
然后再把風速調回最低,app顯示的PM2.5濃度回升到140ug/m3左右,沒拍照片
這樣看傳感器行為和PCPOP的測試里差不多
看看Syhitech。DSM501粉塵傳感器的說明書。測定原理和小米用的神榮PPD42NS相同。設計注意事項寫的很清楚
“遠離人工氣流如風扇,如當用于空氣清新機時,風扇的前方和后方都不能安裝,可任選外殼一側安裝,但外殼上要保留通風口以保證外部氣流可以流進來”再把小米開到最大風速,剪了一小片紙巾,紙巾可以吸在傳感器蓋子的進風口上
傳感器自帶的發熱電阻形成的空氣對流應該是無法產生這樣的吸力的,對吧?
拿下傳感器蓋子,可以看到了里面有海綿和塑料隔片,開孔對應了傳感器進出風口,是有密封設計的。
但是對照傳感器外形,可以發現下面的塑料隔片和傳感器進風口形狀并不完全一致,密封應該不到位。
從淘寶包裹的廢包裝里找了點珍珠棉,裁剪好,開孔,貼在傳感器蓋子內側,改善密封
再開到最大風速,app讀數穩定在120~140ug/m3,傳感器蓋子的進風口也吸不住紙片了
我覺得問題已經清晰了,傳感器密封沒做到位
在低風速下,傳感器讀數是有參考價值的
在高風速下,漏風嚴重干擾了傳感器工作,讀數誤差過大
app應該沒有對數據進行額外處理
據說小米官方的回應是
小米空氣凈化器不撕濾芯包裝膜也能凈化?官方回應
“傳感器檢查到的環境空氣質量會由于顆粒物沉降和局部空氣流動而變化”
這條微博我沒在小米公司和小米凈化器的微博上找到,驅動之家的圖的LOGO把右下角擋住了,看不清是哪個賬號發的
這個說法我覺得倒也沒什么錯誤,但是局部空氣流動的存在是一個設計缺陷,雖然算不上嚴重
我覺得小米應該
1. 做個密封片,寄給用戶,哪怕是平郵。物料成本+平郵運費估計要不了2元?如果能做一版新的傳感器蓋子更好
2. 試驗測定出不同風速下PM2.5數據誤差,軟件對PM2.5讀數進行補償。但是本來app是對數據沒有處理的,后加上軟件補償,估計還得引來新的議論
測試條件:
我們找來了一臺全新的小米空氣凈化器2,PM2.5檢測儀使用的是ChinaWay的CW-HAT200型,也是我們平常做空氣凈化器評測的設備,價格在3XXX元。測試在一個15平米的臥室內進行,并且將檢測儀的采樣口放在小米空氣凈化器2采樣口的旁邊,盡量減少采樣空氣的差異,對比不同條件下小米空氣凈化器2自帶PM2.5檢測的數值和檢測儀檢測的數值差異,并且看看小米空氣凈化器到底有沒有效果。(大家可以注意看圖片上 手機APP顯示的凈化器檔位、時間,以及檢測儀上顯示的時間)
↑全新的剛剛拆封的小米空氣凈化器2,來擔任本次小測試的主角。
↑室外空氣的PM2.5濃度為583μg/m3
↑此時我屋內的PM2.5濃度為31μg/m3,小米空氣凈化器2自身檢測顯示為60,反而比檢測儀的要高。
問題一:小米空氣凈化器2濾芯不拆封也能“凈化”?
首先,我們剛剛拆封的這臺小米空氣凈化器2,濾芯是沒有塑料封裝的,之前我們做評測的一臺也是同樣情況。為了更徹底的模擬濾芯不拆封沒有凈化效果的情況,我們干脆將濾芯取出,讓小米空氣凈化器空轉,看看情況怎樣。
↑全新拆封的小米空氣凈化器2,濾芯并沒有塑封包裝。
↑我在屋內吸了半支煙,PM2.5直接飆升至700μg/m3以上。小米智能家庭APP的PM2.5顯示峰值為600,再高也顯示不上去了,這個等級已經夠得上嚴重污染了。
↑這時我將小米空氣凈化器2開到最高檔,記住這時凈化器里是沒有濾芯的哦!奇跡發生了,APP端顯示的數值瞬間降到了56,而實際的PM2.5濃度還在722μg/m3。在自動檔時,也會發生同樣的現象。
↑但此時我如果將凈化器切回睡眠檔位,PM2.5濃度顯示瞬間又爆表了,說明凈化效果是沒有的,小米空氣凈化器2本身的檢測也沒有默認為凈化有效,指示燈依然是紅色。
因此我可以推斷出一個結論:
小米空氣凈化器2自身的PM2.5濃度顯示,可能根據 風扇風速的高低做了優化,在轉速高的時候,會快速降低APP的濃度數值顯示,以達到讓用戶覺得凈化非常快速有效的錯覺。但此時實際檢測的PM2.5依然爆表(睡眠模式下我們姑且認為它顯示的是實際數據),自動檔時 風扇轉速也沒有降低,因此判斷凈化器仍在依靠后臺的實際數據在全力運轉降低PM2.5。
問題二:小米空氣凈化器2到底能不能凈化空氣?
我們把濾芯重新安裝上重復測試,將小米空氣凈化器2放在自動模式運行,風速高低凈化效率高低全靠其自行判斷。
↑剛開始時,兩者都檢測PM2.5爆表,小米凈化器立刻全速運轉,APP顯示數值急劇下降,當PM2.5檢測儀完成60s的采樣后,APP顯示已經降到127(良),但檢測儀顯示為707μg/m3
↑4分鐘后,APP顯示的數值為166(差),反而比剛才要高,這時檢測儀顯示數值為602μg/m3。此過程小米空氣凈化器2的 風扇依然全速運轉,沒有降速現象。
↑幾分鐘后繼續測量,APP顯示101(良),檢測儀顯示降到396μg/m3,此時風扇運轉速度略降,但依然是比較高速的運轉。
↑測量一下出風口的PM2.5濃度,為44μg/m3,說明機器本身是有凈化效果的。
↑繼續測量,APP顯示62,空氣質量已達到優的級別,但檢測儀顯示依然有239μg/m3,這時風扇的工作轉速明顯降低,達到不干擾人正常生活的程度。
↑3分鐘后,APP顯示數值幾乎沒有變化,但檢測儀顯示的數據降到了149μg/m3
↑4分鐘后,APP顯示數據依然無變化,儀器測試降到87μg/m3
↑最終在16分鐘的時候,APP和檢測儀顯示達到一致,都降到了50μg/m3以下,空氣質量已屬于優的水平。此時小米空氣凈化器2的風扇轉速已經很低,我又繼續觀察了10幾分鐘,PM2.5濃度在下降到31以后便不再降低,兩者顯示也一直是同步的,小米空氣凈化器維持室內空氣質量的能力是合格的。
所以通過這次小測試我得出的結論是:
1、小米空氣凈化器2的APP端顯示數值是經過優化的,大家可以注意,我在上面的文字中,對APP顯示的數字后面沒有加單位,而儀器測試的則是有μg/m3的單位,因為APP顯示本身就是沒有單位的,我們不知道其數值是不是等同于μg/m3。
2、小米空氣凈化器2的APP顯示數值優化可能與風扇轉速有關。
3、不放濾芯或濾芯未拆包裝的情況下,無凈化效果是肯定的,小米凈化器依然全速運轉,企圖凈化空氣,但APP顯示數值確實會下降,這點是有蒙蔽用戶的現象。
4、小米空氣凈化器2是有凈化效果的,只不過實際測試數值與APP顯示數值不同步而已。最終16分鐘將一個15㎡的房間從爆表降低到優等空氣質量(自動檔模式下,非最高檔),我認為也是可以接受的表現,并且可以保持這個空氣質量。
5、小米APP上顯示50以下的數值時,與實際的μg/m3基本同步,我認為可信。50之上的數值,看看就好別往心里去。
那么為什么會這樣呢?一個凈化器,其實濾芯和風扇的成本并非很高,但傳感器則一般都是凈化器廠商掌握不了的核心技術,小米凈化器這個價格,自然不會用上很好的傳感器,要不然那些專業的PM2.5檢測儀也不會動輒幾千塊了。其實通過我們之前的評測和使用基本可以得出結論,空氣凈化器上自帶的PM2.5檢測,都或多或少不準,不說別的,將檢測點放在機器上,就不是最科學的位置,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做評測會采用凈化和檢測位置分離的原因了。不過這次的事情也提醒了我們,之后做凈化器的評測內容,AUTO檔位下凈化效率的高低,以及自帶檢測系統是否準確,也是應當關注的重點。
一句話,小米空氣凈化器2,能凈化空氣,效率還行,只是APP的數值不可全信。當然,我也很想聽聽小米官方怎么說。■
第一、切身體會:全速運轉10分鐘,15平米房間空氣異味消失,灰塵減少,效果實際感知明顯,說明機器是有效的.
第二、對于動態空氣而言,數據很難穩定規律的測算和顯示.
第三、打破機器的整體設計結構去探討測算是否有效不是不可以,但推斷善意與否本身就是不善良.
第四、凈化器賣2000多一臺或更高,我不會買!799也讓我們普通人享受到潔凈空氣,雷軍同志就是有良心的商人!
不再解釋!
滬ICP備13002314號-1 滬B2-20170342 組織機構代碼證:66439109—1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網信認證 網信編碼:1664391091 舉報電話:400-660-7700
齊家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05-2025 www.jjfur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