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分開回答。我家運氣不太好從來沒碰到拆遷,所以,手上兩套老房子,一套老人家一直住的,一套當年投資買的?,F在一套靠近思南路的精裝修,借給外國同志了,那里生活便捷(離新天地不遠),小資懷舊(思南公館),裝修精良(30幾平花了20萬),文化格調高(二醫,思南路小學,新天地,昆蟲研究所……)。反正我覺得,具有小資情懷和文青氣質的住在那里肯定比那些新小區爽多了。
另外一套靠近淮海路的老房子,當然是老人住了,生活不方便符合上面一為匿名的說法,當然拉可能當地老人基本素質還算好沒有那么遭,而且房屋結構好當年40平價值8公斤黃金,隔音和硬件還是不錯的,但是保安什么的就木有了,房租物業一年就100好像。
2017-04-23
和杭州住延安路這邊一樣,哎喲擔心那個漏水啦,擔心臺風什么的啦,反正現在已經不住了,老房子也很危險的 。現在已經列入zhengfu保護工程里面了好像。
2017-04-22
住南京西路。
本來想體驗原味上海弄堂生活,現在只等著合約到期換房子了。
好處是,交通方便,僅限于泡吧吃飯什么的。
缺點一堆。
1.貴。房租貴,居家生活也貴。同樣的房子比稍微偏僻點的地方能貴一倍。附近沒什么日用品店,只有全家之類的超市。去買拎一小袋橘子都要三十塊。
2.生活不便。本來打算自己做飯的,結果發現菜場離家幾公里。只能去外面吃了,附近的飯店全吃遍了,好吃的沒幾家,人多還死貴。
3.鄰居難相處。小區住的都是老上海的大爺大媽,素質太差。樓道從來沒人掃,還堆滿了垃圾。住在二樓,樓下總是一群大爺大媽吹牛打麻將,嗓門兒大,臟話多,大半夜的還總有人吵架。上次樓上老伯喝醉酒還把我家的窗戶敲碎一塊,至今也沒說幫忙裝上。好好跟他說了他還要罵你。(擦,果然是壞人變老了)
4.隔音差。隔壁打呼嚕躺床上聽得好好的。更別說看電視唱歌吵架什么的。
5.硬件設施差。沒有陽臺晾衣服,因為在二樓樓層低,把衣服晾到窗戶外,一樓鄰居有意見。樓頂的公共陽臺房東說可以用,結果我們上去發現陽臺被頂樓的住戶鎖了,說這是私人的。這兩天降溫,水管已經凍上無法洗澡了。房間密封不好,空調溫度也升不上去。之前持續下雨,家里潮得能長出蘑菇來,墻面一塊塊脫落,鞋柜里的鞋都發霉了。
6.沒有保安物業幫忙收快遞!想在一號店買日用品都沒辦法。
總之說出來的都是淚,好在一年租期快到了。這次一定要找個新的小區住,再不待這破地方了。
2017-04-21
老鼠多,媽的。我只去睡個覺。洗澡啥都在單位完成。14平方,就一張床。一月2000。離環貿ipam走路5分鐘。能聽見叫床聲。住了3年。去年我把戶口牽出上海了。
2017-04-20
不請自來。。。我就住在靜安區的石庫門老房子里,上海小囡。。。嗯。雖然是老房子,但是內部經過改造裝修生活還是很方便的,高大上倒也沒有。。。但日常生活足夠。。。鄰里關系比較和諧。。。我樓道走上走下“阿姨阿叔”會一路叫上來。。。還有,交通日常生活比較方便,自行車搞不定的地鐵幾站就到,暫時就這些。。。歡迎追問(☆_☆)
2017-04-20
因為開始做MoreSpace,我從新江灣城精裝修的公寓搬到了興國路一間老公房里。
我租的是老公房(6層樓那種),被房東簡裝修翻新過,所以設施還可以。老房子隔音效果確實不好,聽到鄰居的各種聲音還是常有的,但一直沒有和鄰居打過照面。
對我來說最大的福利就是通勤時間從原來的1個半小時(堵車或者擠地鐵)變成了半小時(自行車或者地鐵),幸福感上升了非常多。但小區沒有地方停車,馬路邊停車非常貴,所以車只能常年停在工作的地方(包月停車費)。買菜買水果方便太多了(之前都是開車去買),附近吃碗面或者喝杯咖啡選擇也多,老社區的生活便利程度還是很高的,現在完全不想住回新江灣城了。
搬到市中心之后我發現,其實有很多叫『什么什么邨』的小區,一般都是新式里弄,大門不大,但里面的路非常寬敞,也安靜,是我以后的奮斗目標呀。
2017-04-18
住在上海高價地段的老房子里,一方面可以感受到歷史的沉淀,老房子通常有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文化底蘊,給人一種懷舊的感覺。另一方面,地段的便利性是不言而喻的,周邊的生活設施、交通便利程度都非常高,出門便能享受到豐富的生活資源。
然而,老房子也可能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房齡較大的設備老化、空間布局不夠現代化等。但是,經過適當的裝修和改造,這些問題往往能夠得到解決。總體來說,住在這樣的老房子里,雖然可能需要一些妥協和付出,但體驗到的文化和便利,是非常值得的。
2024-08-01
同問…現在馬上要搬到老公房,所以想問問
201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