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當時世界上最有錢活最多的國家,在一戰后吸引了許多歐洲尤其北歐建筑師來定居,沒來定居的也紛紛受邀來美國辦展。比如早在1930年代芬蘭設計大師Alvar Aalto就來MOMA辦過展了。
就算是小沙里寧、別托亞這些歐洲二代,還有伊姆斯夫婦這樣的美國人,他們待過的設計學校,也還是小沙里寧他爹老沙里寧建的。這老沙里寧可是位純正的芬蘭人。
說起來,伊姆斯,沙里寧,別托亞這些MCM扛把子當年還上過花花公子喲……可見有多紅。
《花花公子》雜志1961年的一篇專題
這批人當時幾乎都在和兩家家具集團合作,Herman Miller以及Knoll,靠著幾款爆款讓這兩家公司一下變成世界級公司,設計師們也因此賺到不少錢,
比如別托亞設計了鉆石椅通過Knoll大賣之后,自己實現了財務自由,從此專心投入了雕塑創作。
較真一點說,MCM其實不單指一種家居風格,而是涵蓋了美國1933~1965的建筑、平面等多個設計領域。
比較有意思的是,近幾年,MCM在美國越來越紅,大有紅到全世界的意思。
有人說是因為《廣告狂人》,斑馬姐覺得也未必。懷念某個樣子,多半還是懷念某個年代,廣告狂人里燙金的第五大道,是回不去的美國夢。
廣告狂人里Don Draper的辦公室
斑馬姐一直深深地覺得,中國一直流行的美式鄉村風,其實不如MCM更適合中國家庭空間小、雜物多、各種顏色比較復雜的國情。
而且,打造MCM也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復雜,看下面幾步就能搞出一個帶MCM基本元素的風格了。
天生為紅油地板而設
中國開發商都喜歡精裝房用紅油地板或者花紋方磚嘛,要搭熱門的北歐風日式風好像都有點難辦。
但是有一種風格,簡直就是專為紅地板和花紋方磚而生,就是MCM!
上世紀50、60年代的家居圖片
直到現在許多歐美家居博客在談及MCM時,標題都會寫“MCM works at any home”,是真正的百搭款。
斑馬姐一直覺得,MCM這種美式的娘胎里帶點北歐,現代感里又有點復古,中式一些柚木家具都能和諧融入,很適合中國家庭家里雜物多比較mix的國情。
而且相對于越走越素凈的一個美學趨勢,MCM有著少見的生氣勃勃,恰似上世紀戰后的50、60年代的百廢待興。
這種生機勃勃主要來自大量黃色和藍色,比如老雜志里的畫風都是這樣的:
藍色+黃色的典型配色
看,地面是不是還是都以格紋和深色地板為主?
所以,如果你家是時下精裝房里普遍的深紅地板或者格紋方磚加四白落地,不要緊,你已經具備MCM風格的一個良好開端。
你左看不順眼右看很心塞的紅地板,在MCM的襯托下,還會奇怪得出現一種微妙的復古感。
藍+黃大撞色
說到藍色,斑馬姐第一個想起的是下面這個房間:
丹麥哥本哈根皇家酒店的606房間
如果你們喜歡Arne Jacobsen或北歐設計,去丹麥玩可以住這個酒店。
這家酒店簡直每個毛孔都充滿了AJ的氣息,從燈具到家具到餐廳餐具、座椅、胡椒研磨器和咖啡壺,都是AJ設計的,還有有名到一塌糊涂的蛋椅、水滴椅、天鵝椅,也都是最先為這家酒店設計出來的。
從上面說過的AJ設計的606房間里,你大致可以看出MCM的一些特點:
第一,墻面不用全白,貼一半木頭非常復古;
第二,用那個年代的家具,反正上世紀中大師井噴,選擇余地很大;
第三,孔雀藍。
改造后的606房間,唯獨保留了孔雀藍椅子
上世紀的MCM色彩斑斕,但最signature的就是這種孔雀藍。
所以想要搞MCM又怕太多顏色容易出錯,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四白落地的房子里,放把孔雀藍的椅子啦。
George Mulhauser Plycraft在1960年設計的椅子
哎看到蒙德里安style茶幾了嘛
孔雀藍的基礎上,MCM里有許多撞色,最美最典型的就是和黃色撞色,比如上面拿著黃色鮮花站在孔雀藍單人沙發旁的主婦,真是心機girl!
孔雀藍和黃色的搭配,最好是一大一小不同面積來撞色。
比如孔雀藍椅子,可以配一只小小的黃色AJ燈,甚至只是一捧黃色雛菊;如果是孔雀藍沙發,就配比沙發小一點的黃色單人椅。
孔雀藍沙發+黃色單人椅
以下這八種顏色都是繽紛又復古,家里搞MCM的可以參考。
不過斑馬姐還是覺得,墻漆色還是保留白色為佳,給其他家具留下發揮的空間。
或者柚木上墻效果也很棒。
柚木上半墻會很復古
伊姆斯夫婦自己的家,也是隨處可見黃+藍配色。
這個柜子是典型的伊姆斯配色
孔雀藍最復古啦,如果不好找的話,選其他藍色做替代也可以。
有一種大家都可以立刻上手的“藍黃配”,就是選帶藍色面的椅子搭配柚木色茶幾或者餐桌啦,有滿滿復古感,而且很容易實現。
比如上次用戶“暖暖”推薦了一款藍椅子,拿來配實木餐桌會很好看。淘寶可以搜關鍵詞"北歐經典大牌設計 進口美國胡桃木 實木餐椅"。
宜家的藍色單人沙發STOCKSUND 斯托桑也可以啦,總之要選小木細腳的更復古。
黃色的最好就是選燈具、花瓶、靠墊、招貼畫、單人椅這些小件裝飾品來撞色。千萬不要在家里形成大面積的互相撞色。
藍黃撞色在家具業有多經典?上世紀中葉建立于瑞典的宜家,也是藍黃撞色呢!
一只柚木邊柜
有一樣家居單品,在你打造MCM風時特別值得投資,就是帶小細腳的柚木邊柜。
柚木邊柜美貌好收納,是選好一個可以用很多年,越老越vintage的好單品,就算哪天你想要改變家里裝修風格了,搭配其他風格也都會滿分。
二黑木作和失物招領的邊柜現在都蠻火,你們誰用了發現場圖來給斑馬姐看看。
更有品質感一些的選擇是直接買丹麥風格帶細腳的手工柚木老家具,線條柔和簡單,細節好到你可以傳給孫子。
在中國,一些出售二手北歐老家具的買手店可以買到,北京有家Agehome,杭州有家MUE Gallery,淘寶有家coznap和丹瑞萬象,不過都不便宜。
上海的許多二手家具店里,問老板找『上世紀50年代丹麥風』的柜子,他多半能給你找到幾件。知道的旁友可以繼續補充。
具體選擇的話,可以照下面這些圖例參考:
顏色棕黃的比較好看,一定要帶小細腳,造型這種最簡單的兩扇或者四扇開拉門就好,千萬不要有什么奇怪的花紋。
尺寸方面大小皆宜。
大型邊柜可以做電視墻用
中型邊柜放在玄關客廳臥室都可以
對了,之前斑馬姐不是安利過神器秘書柜嘛,也是邊柜中的一種,戳>>>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c2MTE3MA==&mid=401964130&idx=1&sn=4d8aa5cf2c26582f76bdb5de7bbc1cdd&scene=21#wechat_redirect<<<看,好多旁友都很喜歡,就是表示買不到好看的。
最近斑馬姐發現coznap和丹瑞萬象都有,當然也不便宜啦,大家可以搜下淘寶。
丹瑞萬象秘書柜
coznap秘書柜
有未來感的裝飾品
MCM還有個一秒就能看出來的標志性特點,就是特別黑科技感的裝飾品,各種幾何形狀、曲線、星星。
因為MCM的時代有一件大事,就是1942年,物理學家費米在芝加哥大學做出了世界第一個核反應堆,人類從此進入了原子能時代。
再加上美蘇太空競賽,第一次親眼看到同類登上月球,整個國家都陷入對科學的瘋狂崇拜以及奇特的未來主義審美追求。
比如海報都是這種畫風:
未來交通工具喲
各種『爆炸狀』的燈啊,鐘啊都很流行,看著都像數模原型,很多大師也都來湊熱鬧。
比如George Nelson設計的原子鐘
Eames設計的衣架和長凳
尼爾森鐘和伊姆斯衣架都已經是淘寶爆品了,確實也很適合中國人家里的大白墻。
直接在淘寶上搜“nelson鐘”、“eames hang it”就好啦。
這些原子、幾何、太空的圖案和造型成了家居裝飾熱門元素,比如窗簾的圖案都是這樣的:
典型原子時代的圖案
扭曲的鏡子
以及各種看上去馬上要發射了的裝飾燈和花器。
預備發射花盆
那個時代還有件頗具標志性的裝飾品:原子貓,在許多當年的裝飾圖案里都能看到,大概喵星人才是人類最大的未解之謎吧!
無處不在的原子貓
所以想要家里有點MCM元素,最簡單就是搞點未來感的裝飾。
選畫既可以選幾何形狀的抽象畫,可以自己涂幾筆點線面結合的,以前選畫時說過>>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c2MTE3MA==&mid=403314130&idx=1&sn=3442037b025920b7b92e2df407d201f1&scene=21#wechat_redirect<<<,和MCM也是謎之合適。
還有個偷懶大法是可以掛地圖。
地圖的藍色和臺燈的黃色又撞色了喲
多上大綠植
MCM住宅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在加州啦,各種落地大玻璃和庭院感,講究的就是通透和自然的無縫親近。所以MCM風格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各種大植物很多。
大植物斑馬姐之前也說過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c2MTE3MA==&mid=400230284&idx=1&sn=2b3015dffa1f4eb92a1287b20f95421b&scene=21#wechat_redirect<<<
看看伊姆斯夫婦自己的家,龜背竹簡直瘋長。
藍沙發和大植物也是一對非常好的復古CP
總之,搞MCM風最好的一點是,很適合中國人家里各種顏色雜物多的國情,同時還可以和各種年代老家具搭出復古感。
具體實操也很簡單:
+藍沙發+黃椅子/藍椅子+黃臺燈/藍餐椅+實木餐桌,這幾個搭配任選一套;
+加一只小細腿柚木邊柜;
+來一點未來感元素的裝飾圖案;
+搞一兩盆大植物。
就能搞出生機勃勃的MCM風格啦!
關注。斑馬姐的家居品味急救室。。家居疑問一帖終結。
。設計應該是一種存在于內在而往外發的東西。
我們常常在講老外,老外我們可能租給他一個四面都涂白的空間,什么裝修都沒有,但是經過他搬進去之后,可能是幾個月,你會去看,這個老外住過的家就是感覺不一樣,但是他也沒有裝修,它是一種生活經驗的呈現。
在中國的過去二三十年,很多人對于家的理解就是一定要做得非常奢華,代表我被認可。
當他家里有很多很多東西,設計師是干什么,設計師是幫他做一個家里的大管家,怎么樣讓他家里的這些,他生活上點點滴滴的東西,把他整理成有序的,歸類的放在那兒,并讓他看的很舒服。
家就應該干干凈凈,簡簡單單,輕輕松松,更多的是主人的生活的點點滴滴,應該在里面體現出來。
在六十年代,家里有個電視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要把電視機供在家里,要給它做一個很好的背景墻。那么你能不能試想一下,你都不看電視了,你還要把電視背景墻放那干嘛?
家的裝修的話,我們最重要的是,你想要什么,想要什么樣的生活,這是最重要的,設計師做什么?是協調,設計師根據業主喜好,生活習慣,從專業的角度去協調,協調家的美感,方便,舒適,個性自由。
其實,真正的家是你業主自己設計的,家會成長,你會結婚,有孩子,孩子會長大,所以家也是在不斷的成長,你會有很多生活過程中的記憶,比如照片,所以,我們在做家的時候要留白,要留著成長的空間,慢慢地讓這些東西呈現在自己家里,簡約的墻上,臺子,柜子上,這些東西才是這個家跟主人的生活是有關聯的。
作為設計師,我們只是一個舞臺背影的設計者,我設計了一個舞臺,那么舞臺的主角是家庭的生活。一旦人進入這個空間,這個空間才有靈魂,真正的主體是人。
其實,家裝是來自生活,生活來自于每戶入住的業主,他自己的喜好,他的生活方式。就像拍一個電影的時候,設計師就是導演,入住的家里面,可能有爺爺,奶奶,也許有父母,也許有小孩,其實他們對家里面的感覺想法,包括他們對生活有不一樣的概念,所以說,把他們自己的想法組合起來,整合起來,完成這個作品。
額~ 好像有點跑題,回頭有空配點圖片上來~
-------------------------------------------------------。------------------------------------------------------。
哈嘍,我來配圖了~
其實,裝修真的不用分國籍,裝修這件事本來就是為了生活而存在的,那么只要利于生活的,美觀的,實用的家就是一個好的裝修風格。其實國內與國外最大的不同不是風格的不同,而是生活習慣的不同,那么我就來拿一個偏北歐風格的中國家庭裝修的案例來分析一下~
為什么要說北歐風格呢,北歐風格以其簡約,美觀,舒適,摒棄虛華而務實,貼近自然,寧靜而優雅,而且宜家風又如此盛行,所以廣泛的收到國內很多年輕人的接受和熱愛,但是我們熱愛北歐風,并不是因為熱愛北歐國家,而是熱愛其設計理念和生活方式,這才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那么怎樣在國內打造一個中國式的北歐風家裝呢?
(圖片來自與 「熹維室內設計」作品)
▲首先從空間上來看,這個客廳并沒有主燈,這點是不符合國內人的習慣的,但是由于在實際現場中這個客廳并不寬敞,由于是復式,所以層高也不是很高,又由于樓梯上方是一個采光很好的陽臺(因為是頂樓),可以借給客廳一些采光,所以這里采用了一個雙頭斗膽燈來代替,如果用一個很大的吊燈,會顯得很突兀,與整個空間不和諧,沙發旁再放一個宜家的落地燈,客廳的采光就足夠用了,從視覺美觀上,也符合我們簡約的調性,更加舒適。
從色彩搭配來上來說,這個空間主要用的是白色,原木色,黑色,再加上綠色的點綴使空間有了活力。比如沙發和落地燈用的是純黑色,茶幾則用了幾何線條的鐵藝與木質的結合,非常的簡約,地毯用了黑白的波浪紋圖案,而裝飾畫的綠色則是用來點綴整個空間的,遠處的餐桌椅也是原木色的實木家具。從整體感覺上來說,顯得非常簡約而舒適。
這張照片的設計理念是用的北歐風的理念,但是卻與純正的北歐國家的設計也有不同之處,比如:這里門廳處的位置用的是封閉式的鞋柜和吊柜,而北歐國家通常喜歡用裸露的隔板,掛鉤或掛桿,參考下圖: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國內灰塵多呀~ 哎
所以,對于裝修這件事,我們應該是參考國外風格的設計理念和手法,而不是照搬照抄,符合國人生活習慣的裝修才是好的裝修風格。
5/12更
先看看IT行業的扁平化趨勢,是我們都能接觸到的,已經在發生的。圖片來源于網絡,部分圖片重新組合過,侵刪。
圖1、Google的Chrome瀏覽器LOGO變化,由擬物化轉向扁平化。
圖2、微軟的win7到win8的桌面變化。
圖3、Office2010到Office2013的圖標變化。
圖4、QQ2015年底小黃臉的變化,去掉了立體化和陰影。
QQ 的默認經典表情在 2015 年末的改版是否成功? - 設計
別落下了我們正如火如荼推行扁平化的PPT:
圖片出處 @邵云蛟 : 怎樣做出優秀的扁平化設計風格 PPT 或 Keynote 幻燈片演示文稿? - 邵云蛟的回答
圖片出處 @陌君 : 怎樣做出優秀的扁平化設計風格 PPT 或 Keynote 幻燈片演示文稿? - 齊家用戶的回答
總結應用到室內設計中來,我的理解有:
1、大色塊對比。
以有色乳膠漆或者純色墻紙,代替花紋圖案花哨的墻紙。空間氛圍不是有造型來決定,而是由顏色來烘托。
盡量讓每個墻體,體面,吊頂,軟裝,單獨拿出來時,都呈現出無風格化的特點。最終氛圍由顏色來決定,而不是造型決定。
2、無邊框化。
裝飾畫的畫框無邊框;干掛磚、貼壁紙的背景墻收邊,盡量不用石材線條,相框線條,直接在陰角收口。你問我沒有陰角怎么辦?我沒說一定要干掛磚啊。
3、柜體嵌入式。
一方面柜體側面并非我們想要看到的材質;另一方面,可以處理柜體背后與墻體的縫隙。
(有了上述這些特點,和扁平化比較對立的一個風格就是細黑線風格了。 如何理解和使用室內設計中的「細黑線風格」? - 家居,鑒于細黑線風格,了解淺薄,就不展開了。)
大致就是這樣,可以看到明顯的大色塊對比。這套案例里以大面積藍色和黃色進行對比,應用了梵高的經典配色。1、地磚無花紋,墻面無花紋,吊頂無復雜造型。2、門套造型簡約,餐桌無復雜造型,裝飾畫無邊框,背景墻無邊框。
圖片來源于力設計。
滬ICP備13002314號-1 滬B2-20170342 組織機構代碼證:66439109—1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網信認證 網信編碼:1664391091 舉報電話:400-660-7700
齊家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05-2025 www.jjfur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