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齊家邀請是怎么來的呢?你咋知道我新買了電視。。。對于你的問題,我來說說吧:
1、買2K還是4K。我當然是說買4K啦!買電子產品要有前瞻性。可能絕大多數人會覺得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很快,一味追新成本太高,我的看法卻是完全相反,一步到位才是最省錢的做法。舉個例子,以前我買電腦,都是追求性價比,CPU、顯卡都不買1500以上的,這直接導致玩當時代的游戲都只能開中低特效,新游戲更是捉襟見肘,成天就想升級換代,對全開特效充滿神往。后來4年前我配了臺電腦,顯卡一咬牙上了660ti,雖然也不是當代頂級,但也算是高端入門了。于是這4年來,游戲我都能全開特效流暢跑。雖然現在的新游戲也有點力不從心了,但是畢竟爽了4年啊!相比1500的顯卡,是貴了一倍,但是爽4年和對著高特效流口水流4年那個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回到電視上來,4K必然是未來的趨勢,還在勸你買2K的商家必然是因為2K快賣不動了。什么4K片源少都是忽悠人的,畢竟4K片源只會越來越多。所以,為了爽,為了今后不成天想著4K流口水,這里還是直接上4K吧!
2、軟硬屏不要糾結,這沒啥糾結的。你說你糾結是OLED和液晶嘛那還說得過去,那個屏幕軟硬都來糾結就有點太惱火了。至于什么安全、質量啥的,就是商家想出來的噱頭而已,各有各的說法,卻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3、買多大,這個參考第1條,就是要有前瞻性。我家客廳沙發墻到電視墻3.9米,我買的65寸的,但是!我都覺得還不夠大!要不是錢實在不夠,我真想上75的!當然,這也是要看預算的啦!我之前預算跟你一樣,幾乎就想買個55的了。但是想到一步到位才是最省錢的,所以直接就上65了。
4、什么牌子。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這個真的是這個道理。可能國產的,像樂視啊、小米啊,你6、7000真的就能買到65寸的了。但是電視不是只看屏幕大小的,就像相機不是只看像素、車子不是只看排量一樣。不然為什么SONY的65寸要賣上萬呢?這里說一下吧,我買的是SONY的KD-65S8500C,13000的樣子。如果拿來跟樂視比,那樂視那個效果還真的就是laji。我不知道SONY大法用了什么黑科技,在這臺電視上面看720p的視頻,效果就像1080p;看1080p的視頻,效果像4k;看4k,則真的清晰得爽。我用來跟我的電腦顯示器對比的,電腦顯示器是華碩的MX239H。想不到同樣的視頻,放大到65寸的電視上,清晰度反而感覺更高了。這就是大法的黑科技。相反,同樣的視頻,放到國產電視上,那就真的沒這種效果。
5、你說的這個問題的確存在,其實不只是代工,還有就是網店特供,至于跟實體店鋪的貨有什么區別,這個就確實不好說了。但是SONY大法的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型號都一樣,不管是官網還是電商,只需要選個靠譜的電商、合適的價格就行了。我是在京東買的。
說了半天,好像就是在給SONY打廣告一樣,哈哈。不過我買了這個電視覺得真的很爽,不后悔遠超預算。買了電視后,我本來不愛看電視的都經常看了。大屏幕確實很爽,看電影效果超棒,哪怕是1080甚至720的片源,在這個電視上都非常清晰。再加上最近買了音箱,也是SONY大法的,配套起來看電影有點影院的感覺了。
我相信這個電視,戰到新一代電視出來都沒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