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磚表面都有一定的孔隙。在鋪貼瓷磚前將他泡水,是為了讓其中的孔隙充分吸收水分,太干燥的話,在鋪貼瓷磚的時候,瓷磚會吸收水泥砂漿中的水分,使得水泥砂漿的功能下降(水泥砂漿起作用是因為水和水泥起化學反應凝固,如果失水,水泥凝固質量會下降)。吸收充足的水分后,抹上水泥砂漿,才不至于吸干他的水分,使鋪貼質量能達到一定的標準,也不容易出現空鼓,脫落.甚至出現裂紋的現象.特別是吸水率很牛的磚,更要讓他喝飽。不是所有的瓷磚都需要泡水的,只有吸水率很大的磚才需要泡水。
一般來說,廚房衛生間的墻磚和地磚都屬于釉面磚,本身具有吸水性(國家標準應該低于22%,各個廠家的產品吸水率大相徑庭),鋪貼是采用的是“濕貼”法,在鋪貼前需要泡水。
客廳所鋪的600*600、800*800大地磚一般屬于瓷質拋光磚,本身吸水率很低,同時在鋪貼時使用的是“干貼”法,無須泡水,直接用水泥鋪貼即可。
還有全瓷的墻面磚,其吸水率低于0.5%,當然也不需要泡水。
其實,看瓷磚需不需要泡水,只要拿一塊瓷磚,在其背面淋水,如果水吸進去了,就需要泡水,如果,水還是水珠,沒有吸進去,就不需要泡水(呵呵,你泡水也沒用,因為,水吸不進去)。
瓷磚泡水時間問題:這個問題就和燉雞湯需要多久時間一樣,不好回答,不過只要原則掌握就能撥開云霧——以吸飽水為止,只要瓷磚不在水中冒泡就好。廣東產的釉面磚吸水率一般比山東的要低,所以泡的時間不需要太長,兩個小時就差不多就夠。山東磚由于其產地土質的質量問題,燒制的產品吸水率普遍較高,泡水時間稍微延長一點,不過3-4個小時足矣。當然,瓷磚多泡沒有壞處,瓷磚不會被水泡壞的。
瓷磚泡好以后,取出晾干10分鐘,就可以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