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嘗試,也未嘗不可
最近幾年,互聯網+飛速發展,大多傳統企業都在搭上互聯網這個順風車,旨在“互聯網+”轉型、發展。
從去年開始,“互聯網+”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各個領域,如金融、教育、醫療、旅游等都得到快速發展。比較知名的互聯網醫療有春雨醫生、平安好醫生,而今年5月份則有瑞康醫生。
說到互聯網電視,比較知名的小米、樂視、暴風。連傳統電視企業創維也甘寂寞,推出旗下互聯網品牌“酷開”。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價格相對低廉。
對于互聯網公司推出電視,這本身就是一間好事。第一、它會加速模式的洗牌,能被年輕用戶接受和使用的,都會在這浪潮中存活下來;第二、對于技術來說,具有比較強的革新意義,以前比路線、數字電視,現在網絡能解決的問題,只是一根網線或一個wi-fi而已。第三、豐富內容,相對于傳統,互聯網電視更具有內容豐富性、內容定制性等特點,而且,人機互動也帶來很好的用戶體驗;第四、帶動價格下降。
不過,由于這些互聯網公司還不大具備傳統電視企業的技術手段。當然,互聯網公司可以通過各種硬件的堆砌,類似手機那樣拼硬件。但是,不是說把最好的硬件放在一起就是一款好的電視。它需要各個配件之間的親密協調,發揮最融合的性能。這就是為什么安卓手機的硬件幾乎一樣,但體驗卻千差萬別。當然,這有各自手機系統定制的問題了。
整體來說,互聯網公司殺入電視行業,打破傳統電視模式,這本身就是很大的革新和進步。而傳統電視企業利用互聯網優勢,推出互聯網電視,這也是很好的轉型。
互聯網公司在發揮自身互聯網優勢的同時,多沉下心來學習電視制造技術;傳統電視企業可以加強自身電視技術,然后利用好互聯網優勢。
最后,不管互聯網公司的電視如何,用戶也可以嘗試一下。畢竟,有了用戶的體驗反饋,他們也才能越做越好,促進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