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秀巢網小編原創的一篇文章,里面具體介紹了全包、半包、清包三種方式針對不同的人群應該如何選擇。追求閱讀效率的同學,可以從倒數第二張圖下面開始讀。大家不妨參考一下:
《從業10年,我如何幫朋友推薦裝修方式?》
在家裝行業工作過近10年的時間,從一名基礎的員工,一步一步做到了國內某知名家裝公司的高管,期間自然經歷了數不清的裝修故事。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我的多數親朋好友裝修的時候,自然也習慣了找我咨詢一些建議,日積月累下來,我也算是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今天,我試圖將朋友們經常遇到的問題做一下匯總,希望給即將要裝修的朋友提一些力所能及的建議。
沒房的人愁房子,有房的人愁裝修,第一次裝修的朋友(業內習慣稱之為“小白”),往往是第一次買房,等到裝修的時候,瞬間就會方寸大亂,不知所措,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向別人提問題,更不知道向別人提什么樣的問題。碰到這種情況,我一般會說,恭喜你啊,終于買房了,別著急,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我經常問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多大的房子、全部預算多少錢?
如果朋友說,我的房子建筑面積80-100平米,一共計劃花20萬元左右。
我一般會委婉的說:現在裝修價格太貴了,像a公司、b公司、c公司以及我們公司等此類的公司,建議你還是不要選了,費用太高,咱們一般的老百姓裝不起。
因為在我當年所在的公司,定位中高端,像100平米左右的房子,平均的半包單額都在6萬左右,如果再加上主材10萬左右、家具10萬左右和家電5萬左右的話,沒有30萬,是很難裝下來的。
對方往往會接著問第二個問題:那你給提個建議,那我該怎么裝啊?
我往往會反問:你或者家里人時間富不富裕?
有相當一部分朋友會說:不行啊,我和我愛人都得上班,都沒時間去照顧裝修。
其實,裝修對于這樣的朋友來說,是最棘手的。遇到這種情況,我一般會說:建議你不妨找一個套餐公司,控制一下成本,20萬元基本上還是能夠裝下來的,但就要犧牲一下質量和個性了,換句話說,就是要降低一下要求。
事實證明,多數朋友對我提的這樣的建議,往往是不甘心的,因為我發現,越是第一次裝修的人,對裝修就越重視。事實也的確是這樣,打拼了好多年,好不容易東拼西湊湊了個首付,在北京買了一套房子,如果不好好裝修一下,仿佛成了人生的一大遺憾。
話說到這個份上,關系一般的朋友,基本上就放棄了找我們公司裝修的想法,往往會說,多虧問了你一下,省去了我不少麻煩,以后有不明白的再問你。
日后再見到這些朋友時,起初我還有點不好意思,覺得自己干裝修,還沒幫上別人忙,很是難為情,但往往出乎意料的是,他們不但沒有一絲的埋怨,反倒反復表示感謝。后來才得知,由于我的建議,他們就直接放棄了那些所謂的大牌公司,轉而去找了一些施工隊或者很小的裝修公司,最終發現效果還不錯,而那些和他們情況類似的鄰居,卻找了我說的那些大公司,結果是不但預算沒有控制住,而且公司派的還是很差的施工隊,導致質量問題一大堆。用朋友的話說,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電話,我卻幫助他們做出了正確的決策,告訴他們應該首先放棄什么,這就是他們表示感謝的理由。
當然了,和我關系比較鐵一些的朋友,聽到我要讓他們找套餐公司的時候,往往會直接說,套餐我愛人不接受,你能不能幫我找一個靠譜的工隊呢?
由于當時是公司的高管,碰到這種事情,我還是有些為難的,如果真幫他找一個公司的施工隊去裝修,總感覺好像背叛了公司一樣;如果直接拒絕,那就太傷面子了,畢竟是多年的朋友,朋友就是用來麻煩的。于是,我就嘗試找到過去曾經在我公司工作過但現在又自己出來單干的工隊來做,因為我知道,這些工隊,比公司內部的工隊手藝一點也不差,甚至更強,價格還優惠,畢竟他們出來單干是要靠口碑生存的。這樣一來,既幫了朋友的忙,我也可以讓自己少一些愧疚。當然,這些朋友事后對我更是客氣,甚至還要請客吃飯送禮品之類的,我往往會受寵若驚,一個搞裝修的,憑什么值得別人這么感謝呢,于是,我也只好禮尚往來了,久而久之,反倒成為了越走越近的朋友。
當然了,我的朋友也不乏一些裝修預算多的,直接就問我100多平米的房子,預算50萬以內夠不夠啊?你們公司給我裝吧,有你在,我放心。
我只好說,好啊,你真是財主啊,沒問題啊,什么時候裝啊?我幫你安排一個好點的設計師先和你聊聊,如果不滿意再來找我。
說實話,這樣的朋友在我們公司裝修完,我心里也不是很痛快,心里同樣也會內疚。為什么呢?因當他們裝修完,邀請我去他們家參觀的時候,出于職業的毛病,我心里往往會盤算他在我們公司花了多少錢,實際成本多少錢之類的。
比如,10萬元的半包施工合同,其實在我看來,也就值4萬元左右,每當想到這里,心理的愧疚感就油然而生,但表面上還是要裝出很滿意的樣子,畢竟是喬遷新居啊,我不能添堵。
有的朋友可能關心為什么10萬元的半包施工合同,實際成本只有4萬左右呢?畢竟離開原來的公司已經快兩年了,也無所謂秘密不秘密的了,不妨說一下:
你和裝修公司簽了一個10萬元的半包施工合同,這10萬元,包括三個部分組成:工程直接費、管理費和稅金。管理費和稅金是以工程直接費為基數進行計算的。裝修公司收取的管理費(裝修公司要對客戶進行服務管理收取的費用)為15%、稅金(裝修公司要給客戶開發票的稅費)為3.41%的,也就是說:
工程直接費=10÷(1+15%+3.41%)=8.45萬元
也就是說,這個環節,10萬元的合同款,已經被管理費和稅金稀釋掉了:10-8.45=1.55萬元
然后,工隊接到了8.45萬元的工程,需要向裝修公司繳納平均35%左右的費用(業內也叫管理費,全稱是裝修公司向工隊收取的管理費用,金額大的合同管理費高,反之管理費低),于是,在這個環節,10萬元的合同款又被稀釋掉了:8.45*35%=2.96萬元
大家都知道,工隊負責接單的人是項目經理,項目經理平均也要掙10%左右的利潤,那么,合同款進一步又被稀釋掉了:8.45*10%=0.845萬元
項目經理接著會把單子派給工長或班長,派給班長還好點,如果派給工長,工長下面還有班長,合同款被稀釋的就更多了,一般來說,班長也會掙5-10%左右的利潤,平均按8%吧,這部分被稀釋的費用就是8.45*8%=0.676萬元。
到這一步,剩下的基本就是實際花到客戶家的錢了,算下來就是:
10-1.55-2.96-0.845-0.676=3.969萬元
也就是說,客戶在公司簽了一個10萬的半包施工合同,家里的實際工程成本,大約也就是不到4萬元,即40%左右。當然,這還沒有計算設計費在內,如果再把設計費算進去,這個比例可能還要更低;另外,也沒有把可能發生的增項算進去,如果再算進去,那就接著進一步更低,低到30%也是正常的。
每當去朋友家時,看著我幫忙完成的裝修,心里總是會自覺不自覺的想起這個算法,一開始,這個心結是很難打開的,慢慢的我也開始找種種理由安慰自己:吃一碗面條12元,要是自己做的話,成本超不過3元,可見小飯店比我們裝修公司還黑;買一盒感冒藥28元,成本超不過5元,藥廠比我們裝修公司也黑;更不要說醫院換一個心臟支架之類的了……我的同事也經常開導我,我們公司的定位就是要服務那些有錢但沒時間的客戶嘛……這些理由,雖然支撐著我堅持了多年的時間,但依然是每多幫一次朋友裝修,心里就多一份愧疚,直到2014年,我選擇放棄公司了公司優厚的待遇,艱難的選擇了離職,并投入到了創業的大潮中來,創辦了秀巢網,希望能夠慢慢的改變這個行業。
寫了一肚子的心里話,感覺輕松了不少,至少,現在我能很從容的站在局外的角度看待裝修的問題了。讀到這里,著急的朋友心里想了,啰嗦了一大堆,還是沒有告訴我到底應該如何選擇裝修啊?
有這種想法的人,建議您從頭到尾再讀一下這篇文章,我其實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不妨再啰嗦地總結一下:
首先,明確一下自己的預算。
這個預算要包括半包、主材、家具、家電和配飾,說白了就是你能夠住進去的預算,這四者的比例一般為1:2:2:1,當然,這個比例不是鐵律,只是家裝市場一個籠統的比例,各位可以酌情參考。
其次,根據自己的預算來選擇裝修方式。
既沒錢又沒時間的朋友,可以著重考慮套餐的裝修方式,輔材主材基本都是標準化的,但要適當降低對裝修的要求,主要包括風格需求和質量要求;
沒錢但有一定時間的,可以著重考慮直接找施工隊做半包,輔材由工隊提供,主材由你自己去選,至少把握住了主材;
沒錢但很有時間,可以著重考慮直接找施工隊做清包,你可以瘋狂的參加各種團購、網購、展會等促銷活動,淘一些質優價廉的輔材和主材,輔材主材全部都由自己把握;
有錢但沒時間的朋友,可以著重考慮找中高端的裝修公司做全包,輔材是標配的,主材他們可以替你代購,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把握主材;
有錢但有一定時間的朋友,可以著重考慮找中高端的裝修公司做半包,輔材是標配的,能夠自己選擇主材,完全把握主材;
有錢又有大把時間的朋友,可以著重考慮直接找施工隊做清包,然后去市場上盡情的挑選頂級的輔材和頂級的主材進行裝修,當然,也要找一個優秀的設計師幫你把關。
當然了,還有一些有大把錢和大把時間的朋友,不屑于自己操心,我也經歷過許多這樣的業主,對錢沒概念,工人每天一包大中華,每周還開車拉出去吃一頓海鮮,這樣的朋友,可以考慮找一個定位專做做高端別墅之類的公司,讓他們全包,他們還可以陪你或代你去海外采購,當然了,因為您是土豪,您給了他們200萬,賺你100多萬,希望您也不要介意,業主買了20多萬的壁紙,設計師僅壁紙一項拿13萬的回扣,這很正常,當然了,對于土豪來講,這些事情他們很懂,但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講,是很難懂也是很難接受的。
最后,我需要提示的是,無論你屬于哪一類朋友,千萬不要以為找一個你認為靠譜的裝修公司或者靠譜的施工隊就萬事大吉了,記住:畢竟裝修的是你家,不是他家,你該操的心還是要操的,否則,你省了今天的心,就要勞明天的神,別怪我沒有提醒你。
至于如何選擇裝修公司、找不找設計師、如果找施工隊等問題,快啰嗦4000字了,篇幅所限,以后再慢慢聊。
歡迎關注我們。10年家裝經驗傾囊相授。未經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