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建筑產品的技術經濟特點,施工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具有一些特殊規律,其計劃工作區別于一般工業企業。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編制和執行施工作業進度計劃,是建筑企業計劃工作的客觀要求,也是提高建筑企業經濟效益的必要手段。 一、科學合理地編制施工進度計劃 編制施工作業進度計劃要遵循下列要求: 1、符合實際施工的要求。要掌握有關工程項目的施工合同,規定、協議,施工技術資料、工程性質規模、工期要求。了解交通、材料供應、運輸能力等各種變化著的施工條件和勞動力、機械設備、材料等情況。 2、均衡、科學地安排計劃。編制施工作業進度計劃要統籌兼顧全面考慮,搞好施工任務與勞動力、機械設備、材料供應之間的平衡,科學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目前,基層施工單位在編制施工作業進度計劃時,大都采用橫道圖形式,繪圖簡便明了,但它不能準確反映工程中各工序之間的相互關系,科學性不強。而流水作業、網絡計劃能準確反映這些關系,并能體現主次關系,便于管理人員進行綜合調整,確保工程按期完成。 3、積極可行,留有余地。所謂積極,就是既要尊重規律,又要在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挖掘潛力,運用各種技術組織措施,使計劃指標具有先進性。建筑行業的施工作業進度計劃安排一般要求抓好結構施工,結構進度抓住了,泥、木、水電、油漆等工種就能形成大流水,從而也能對安全生產起促進作用。所謂可行,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計劃的可行性,使計劃留有充分余地。如對確定搞優良工程的項目,就必須考慮這一具體要求指標,在保證工期的前提下,進度不能要求提前過多,用工上要適當增加。同時,不僅要從管理上著手抓好,而且在時間上也要留有充分余地,這樣才能實現預期的目標。 二、腳踏實地地貫徹執行作業計劃 1、抓住關鍵,全面安排。要保證全面完成施工作業計劃,關鍵是抓住主要分部分項工程,如結構工程要抓基礎和層面封頂部分。這兩個分項是帶有結構性的項目,一般施工工期較長,因此要全面安排好人力、物力,使這些項目盡快完成,以利于下一道工序的順利進行,只有這樣才能抓住關鍵,帶動全面,確保工程進度的如期實現。 2、全面統籌,均衡執行。編制階段的綜合平衡是一種靜態的平衡,計劃執行中的平衡則是一種動態措施,采取預算改進和調整措施,是保證計劃順利實施的過程。因此,在執行施工作業進度計劃時要克服時緊時松的現象,做到按月、按日地完成計劃,使施工穩步發展。目前施工作業計劃執行中的不均衡表現在生產過程中的窩工、停工待料等,形成一種陋習。更均衡地執行施工作業進度計劃,首先要根據施工工程量合理配備各工種勞動力的比例,實現各工種按網絡計劃進行平行流水作業;其次,要搞好材料供應和機械設備配套工作;其三,要按施工規范施工,以免發生質量事故,造成不必要的返工。 3、發動群眾,積極實施。施工作業計劃的執行必須向職工群眾層層交底,逐級下達,使每個班組的職工都對所承擔的施工任務有明確的目標。這樣才能使計劃變成現實,同時還能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變困難為動力。 4、合理調度,正確控制。為了確保施工作業進度計劃的實施,必須針對建設任務的變化、設計圖紙的變更、材料供應脫節、機械設備故障、自然影響等原因,對施工作業進度計劃進行及時必要的調整。計劃的調整要保持生產的穩定性,確保各個生產班組的流向和施工面,勞動力的調整要合理,不能一個項目未做完就把勞動力拉過去做另一個項目,這樣往往造成上下工序無交接驗收,落手清也做不好,在質量問題上容易推諉、扯皮,增加人工,造成浪費、機械設備出故障、材料脫節等。 5、認真檢查、分析,加強責任制。為了保證施工作業進度計劃的更好執行,要經常檢查、分析執行計劃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根據各種信息反饋加以及時分析、統計,并及時進行處理,領導和各級管理人員要深入施工現場,及時掌握各方面情況,加強崗位責任制。項目部要經常召開生產會議,定期檢查施工作業進度計劃的完成情況,以便抓住薄弱環節,揭露矛盾,補充措施,落實計劃。
2015-02-02
編寫施工進度計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 確定項目目標:首先明確施工項目的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包括工期、質量、安全等要求。
2. 列出施工任務:將整個項目拆分為不同的施工任務,確保每個任務都能清晰定義并能被有效管理。
3. 估算時間:為每個任務估算所需的時間,考慮到工人、材料、設備等各方面的因素。
4. 制定時間表:根據任務的先后關系,制定施工進度時間表,標明每個任務的開始和結束日期。
5. 考慮資源分配:在進度計劃中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確保各項資源在關鍵時刻能夠充分利用。
6. 設置里程碑:在計劃中設置關鍵節點或里程碑,以便監控項目進展,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7. 持續更新:施工過程動態變化,因此需要定期對進度計劃進行評估和調整,保持計劃的有效性。
總體來說,合理的施工進度計劃能夠有效引導施工進程,降低風險,確保項目如期交付。
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