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電腦的時候最頭疼的就是選電腦配置單了,配置里的電腦配件選不好,影響整個電腦的性能,還影響電腦的性價比.那么如何選擇電腦配件才能讓我們裝到最適合自己的電腦呢,下面的一些經驗介紹希望對自己有用.以下內容適合于初次攢機者:一、我想花最少的錢組裝一臺我需要的電腦,而不是去買品牌機。二、明確用途,首先考慮組裝的電腦是做什么用的?個人注重的是那些方面?然后據此確定需要花多少錢才能滿足這些功能。三、做預算,這需要一定的電腦知識和技巧,需要做好電腦硬件方面的功課,因為電腦也就是十幾個配件組合而成,我們可以由外設到內芯,由熟悉到復雜逐一選擇并確定對應的價格:(1)顯示器,約占總價的1/3或更多(按常規配置來考慮),對比一下自己用過的顯示器或到商場里轉一圈就知道自己需要的了。如果沒想法,就隨大流——19寸或22寸寬屏液晶,至于品牌和價格到中關村-產品報價-液晶顯示器里面查一下。簡單點就按關注度排一下順序,從排名靠前的里面選幾個對比一下,主要是看價格和看著順眼,參數是次要的。因為這個東西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性能上沒有大的區別,最好是擬定幾個可選方案到電腦城看樣品選擇。(2)音箱,從一百元到上千元隨便挑,如果沒有特別要求就弄個100多元的2.1音箱,如果你想戴個幾十元的耳機先湊合著我也沒意見。(3)鍵盤、鼠標,挑自己用著順手的,簡單點到網站產品報價里從關注度排名靠前的里面選擇一款,建議鍵盤加鼠標的投資在100元左右。(4)機箱,我個人認為是不能忽視的比較重要的東西,什么檔次的電腦就選什么樣的機箱吧!簡單一點120元以內,好點的再加一百元,有些機箱是帶電源,不過你完全可以只要空箱,電源另配;另外市場上機箱魚龍混雜,所以簡單點就選名牌:航嘉、金河田、華碩、富士康等。(5)電源,不能省錢的東西,也不好比較好壞,選擇要點:額定功率夠大(300W)——安靜(很重要)——品牌(到論壇看看),價格200以上。(6)光驅,一般用的很少以上配件都是常規必備品,基本上通過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喜好定下來,這是彰顯個性的地方,也是選擇DIY而非選擇品牌機的理由之一;下面的東西是體現電腦性能核心部件,也是DIY的樂趣所在(對硬件愛好者而言),因為這些東西更新換代很快,在性能上也提升很快,從主流里面選擇幾款就能滿足一般人對電腦的要求,沒必要去追求前沿高端除非是超頻玩機,當然更沒必要為了省錢而去選擇淘汰品,因為主流里面的價格也有高中低之分:(7)CPU,這里要做二選一的抉擇——AMD或Intel,這就好比是吃米飯還是吃面食,若把AMD比作中國聯通,那么Intel就是中國移動,自己看著辦吧。選擇其一就決定了必須要選擇支持它的主板,并相應組成AMD平臺或Intel平臺,一般來說AMD平臺較Intel平臺更實惠。選擇起來也很容易,基本上價格就反映了它的性能。主流選擇如下:A平臺:Athlon64*2系列I平臺:PentemE系列(入門級),Core2Duo系列(中高端)一般CPU不會成為性能瓶頸,具體選擇哪一款根據自己的預算而定。(8)主板,這是需要認真對比選擇的東西,如果從我們裝機角度考慮,可分為兩大類:集成顯示芯片的整合主板和無集成顯示芯片的非整合主板,前者能滿足我們上網、聊天、網游、簡單辦公和一般單機游戲(如CS、魔獸爭霸)的需求;后者能夠滿足我們諸如大型3D游戲和高清(主要看配置的顯卡)的需求,如果對預算特別敏感又沒有大型3D游戲的需求的用戶建議選擇前者,畢竟能節省400多元。若選擇了整合主板,那么直接選擇AMD平臺好了(Intel平臺也有,但無論是性能還是產品數量上都沒法比),時下主流的整合主板是A780G(AMD自家芯片組)和MCP78(Nvidia的芯片組),特別是A780G更是如日中天。值得一提的是整合主板同樣可以安裝顯卡,如果電腦性能覺得不夠用則日后很方便升級。下面我們說一下主流的非整合主板,同樣根據芯片組支持的CPU不同而劃分為兩大陣營。Intel平臺:P31,P35,P43,P45(所列芯片組均為常見的主流選擇)AMD平臺:n5,A7(所列芯片組均為常見的主流選擇)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芯片組在不斷演變,但對性能提升并不明顯,只是在功能上有所增加,因此在選擇主板時沒必要追新,而著重看其可靠性穩定性,每一芯片組都有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的主板,因此著重要看板子的設計、做工、品牌、口碑等,這些東西只有用過的人最有發言權,所以有必要到論壇上轉轉看看,參考一下老鳥的推薦。投資數額:499為宜,最好要不要超過700(9)內存,沒什么可說的,1Gddr2667/800,預算允許直接2G,投資數額:120(10)硬盤,容量越大越好,標配250G,品牌上各有優缺點,隨你的心愿選吧。投資數額:350+(11)顯卡,這又是需要花一番心思選擇的配件,這跟主板不同,往往越新型號的顯卡性能越出眾,因此顯卡也是淘汰最快的配件,換句話說也是貶值最快的配件,還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吧。對于顯卡,我們不妨看一下它的參數,主要有顯存容量——256M是標準;顯存位寬——至少是128位;顯存類型——DDR3。至于A卡還是N卡,都沒什么問題,從性能上排序大致是:8600GT、3650、3690>9500GT、9600GSO、3850>9600GT、3870>9800GTX、GTX260(280)、4870。投資數額:根據自己需要而定,畢竟GPU對性能的影響還是蠻大的。如果沒有大型3D游戲的需要,四五百元的就夠用了,其他考慮的順序是:芯片組——其他參數——品牌。以上對各配件的建議投資價格只針對近期主流電腦配置,只是一種均衡投資的理念。四、我的錢已經攢夠了,我要行動了。1、把自己寫的電腦配置單傳到網上來,讓大家參謀下是否有缺陷和沖突,做必要的調整;2、根據已有的電腦配置單和網上價格做好預算,做到心中有數;3、拿配置單讓各大裝機店報價,多轉幾家為好(起碼也十家)。談價時開門見山報配置,配件名稱要寫清楚了,不要有歧義。在各家店鋪里逗留時間不要太長,如果發現缺這個少拿個的,干脆走人。其實一般報價員對電腦硬件并無研究,只是對自己利潤大的配件有所了解。如果某些配件所在城市或電腦城確實沒有,可以從參數類似、價格相當的不同推薦品牌中挑選其一。堅定自己的選擇,即使是有點問題也不會后悔。4、從報價低的商家中選擇信譽好的一家,有時候寧愿多花三四十元也要態度好的
2015-01-20
選擇臺式電腦配置時,首先要考慮使用需求。以下是推薦的基本配置:
1、處理器:選擇英特爾i5或AMD Ryzen 5系列,如果涉及到圖形處理或視頻編輯,可以選擇i7或Ryzen 7。
2、內存:至少16GB RAM,滿足多任務處理的需求,建議辦公或游戲用戶選擇32GB。
3、存儲:搭載SSD(固態硬盤)至少256GB,搭配1TB的HDD(機械硬盤)作為輔助存儲,可以大幅提升系統及軟件的啟動速度。
4、顯卡:如果需要處理圖形或玩游戲,選擇獨立顯卡,如NVIDIA GTX 1660或AMD RX 5500,追求更高性能可以考慮RTX系列。
5、主板:搭配對應處理器的主板,建議選擇功能齊全、質量可靠的品牌。
6、電源:至少500W,確保能夠穩定供應電力。
7、散熱:根據處理器和顯卡的性能,選擇合適的散熱器以確保系統穩定和長期使用。
總體來說,具體配置還要根據你的預算和需求作調整,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2024-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