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石敢當的來歷,有很多不同的傳說。五代勇士說 相傳五代時有一名大力士,名“石敢當”,因在戰爭護主戰死,為了紀念,所以設立石敢當。泰山石說 相傳古代認為東岳泰山之石具有獨特的靈性和神力,因此泰山石敢當是一種靈石崇拜。傳說漢朝時漢武帝登泰山,帶回四塊泰山石,置未央宮的四角以辟邪。泰山被認為有保佑國家的神功,因此泰山的石頭就被認為有保佑家庭的神靈。后來泰山石被人格化,姓石名敢當,又稱石將軍,后來還發展出了雕刻有人像的石敢當。泰山神說 相傳泰山有“主治生死,百鬼主帥也”之稱,而民間有一種傳說是,石敢當是泰山神的部下神將,以勇猛聞名。泰山姜子牙封神說 傳說姜子牙在封神時,諸將分封完畢,發現自己尚未封神,于是指山前一石曰:我是泰山石敢當。于是化為石敢當。編輯本段傳說泰山石敢當降妖 泰安城南的汶口鎮有戶人家,一對老夫妻只有一個女兒。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每到太陽下山以后,只見東南方向刮來一股妖風直鉆姑娘的屋里。天長日久,這個姑娘變得面黃肌瘦,非常虛弱。找了許多醫生也治不好她的病。 這時有人說:“看來是妖氣纏身,光吃藥是治不好的。聽說泰山上有個石敢當很勇敢,何不找他來想想辦法?” 石敢當說:“這事好辦,找來十二對童男童女。一人一面鑼。再準備一盆香油,把棉花搓成粗燈芯,還要一口鍋,一把椅子,只要這些東西都備齊了,我一定能把妖怪拿住。” 只見他把燈芯放在香油盆里,點燃了油燈。他用鍋把盆子扣住,坐在旁邊,用腳挑著鍋沿,這樣,雖然點著燈,遠處看不到燈光。天黑了,隨著一陣呼呼的響聲,從東南方向竄出一股妖風。石敢當一腳踏翻鍋,油燈立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十二對童男童女同時敲響了鑼鼓。妖怪一進屋,看見了燈光,聽到了響聲,趕快閃了出去,朝南方逃跑。這股妖風后來到了福建,繼續作威作福。 福建的一些農戶也被妖風纏身,患了重病。人們打聽來打聽去,聽說泰山有個石敢當能驅除妖怪 ,就把石敢當請到了福建。石敢當用老辦法把妖怪趕走了……這妖風又逃到了東北,東北有些姑娘也得了重病,人們又把石敢當請到了東北。 石敢當想:“我趕它一回,它就逃到別處,全國這么大,我怎么跑得過來呢?對,泰山有很多石頭,我請石匠在石頭上刻上我的家鄉和名字--泰山石敢當,誰家鬧妖風,就把這石頭放在誰家的門外,妖怪就不敢進去了。” 以后, 泰山石敢當降妖的事越傳越遠,以后,人們為了避邪所以人們在蓋房子的時候,總是把刻有“泰山石敢當”的石頭砌在墻上或放在門口,用來避邪。現實意義 由泰山石敢當不難想到“重于泰山”、“穩如泰山”“安如泰山”和“泰山壓頂”這些成語的內涵,并由此增加幾分對泰山的敬意。泰山石敢當作為一種民間習俗,所包含的“石敢當,鎮百鬼,厭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的“平安文化”,反映了人們普遍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認知,因此它可以廣泛傳播;現代人仍然有泰山石敢當信仰的民俗存在,說明廣大民眾從古至今渴求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說,泰山石敢當這種民俗事象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具有表現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力的杰出價值。 另外,泰山石敢當習俗為中國廣大地區和眾多民族所認同并遠及海外,其傳承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文明的歷史延續性。因此,它具有見證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生命力的獨特價值。在國內外廣大地區的傳播中,出現了大量精美的石刻和造像,不但具有美學價值、藝術價值,同時也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還有那些在民間口頭傳承的神話故事和民間藝人創作的神話戲曲等,都充分表現了民間文化藝術的創造力。 泰山石敢當的“平安”文化內涵,與現實構建和諧社會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它源于泰山,遍布全國,傳播海外,具有世界意義。
201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