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準備工作。驗房是件辛苦而復雜的工程,開始前準備工作一定要到位,這眼個驗起房來才能得心應手。購房合同一定要具備,合同上有許多附件對裝修房驗收有重要意義,比如說小區分布圖,約定細則等。2、帶有尺寸的房型圖紙在驗收房子前都應當準備好,不僅是房子的平面布置圖,電路、水路圖紙也應當齊全。3、在驗收房子前要拿好鑰匙,鑰匙數量比較多,有樓層鑰匙、戶門鑰匙、水表、電表鑰匙,注意不要遺漏了。4、裝修材料確認單也是驗收時不可缺少的,上面記錄了材料的品牌、款式和型號,驗收全裝修房時需要核對。5、驗收結構。發現全裝修房結構與合同不符,一定要在入住前向房地產商提出,遇到阻力也可以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如果只是發現非結構性問題,房子交接時可如實做好書面記錄,要求房地產商書面承諾在一定時限內進行維修。第一步要對裝修完的房子的整體進行檢查,核對面積、核對位置朝向、測量公用面積,檢驗一些戶外設施是否完好。6、核對工程項目往往會被許多業主忽略,認為不大可能出現問題,實際上有不少業主在入住后都驚訝地發現施工項目有所遺漏。7、驗房要關注一下所用材料是否與合同上承諾的相一致,是否是知名品牌,型號款式是否對應等等,有差錯應及時交涉。8、小高層裝修后有時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層高與發展商的承諾得不相符,層高在裝修前本來就緊張的小高層,裝修后更容易變得壓抑。9、陽臺能否封閉是業主收房后普遍需要關注的問題,購買裝修房的業主也一定要考慮到,如果將來陽臺要進行封閉,可能現在某些布局還需要改動。10、衛生間排風孔有沒有留好是驗收中不應當忽視的環節,可以揭開吊頂來檢查一下管道是否都安裝到位。11、有些空置下來的結構大家一定不能忽視,尤其要注意尺寸,看將來可以做何利用,比如說廚房的這個空檔不足以擺放冰箱,就很尷尬了。12、仔細核對圖紙,看重要設施的位置是否變動,變動應當記錄在案;這個線盒設計的位置本應該在墻面上方,施工方進行了改動,不修改設計今后很難明確責任。13、首先應當檢驗給排水管是否通暢,打開龍頭放水,看下水是否存在漏堵,再看看水壓,觀察排水速度是否理想。14、在龍頭下接杯水,注意觀察是否存有銹跡,如果認為供水質量有問題,可要求開發商提供防疫部門核發的水質檢驗合格證。15、觀察給排水管位置是否合理,周圍是否有滲水的痕跡,漏水的地方通常會在墻面上留下印漬,大家只要仔細檢查其實都能發現。16、入戶的總用電容量一般都有限額,“雙路供電,照明、動力系統分路”是最基本的要求,這些都應該能在配電箱的線路 布置中體現出來。17、驗全裝修房要做拉閘斷電實驗,首先拉下總閘看戶內是否完全斷電;再分別關閉分閘,看是否完全控制各分支線路。18、要檢查各屋燈頭、插座是否有電,電話插口、寬帶插口、電視天線插口、急救插口是否位置準確通暢,必要的可以協同開發商一起檢驗。19、空調機室外機在各主要廳室外側應當預留機位,空調機應當預留管線孔,全包圍的空間應當預留空調管線通道。20、煤氣管道:一般情況下煤氣管道應走明管,這樣一旦有煤氣泄露能及時發現,便于維修,不留安全隱患,驗房時順便檢驗水、電、煤氣表的度數是否為零。21、驗收天、地、墻天、地、墻的施工質量,會直接從房子的各個表面體現出來,對房子的美觀和功能有很大的影響。對“天、地、墻”的驗收會有許多細節問題需要注意。首先檢測地面是否平坦,專業人員是用水平儀,大家可以用一個乒乓球來代替,把乒乓球放在地面上,如果乒乓球亂滾說明地面傾斜比較嚴重。22、注意看墻體轉角線是否筆直,墻體是否平整,是否存在裂縫,如果發現一定要弄清楚是否系房屋結構性裂縫,最好叫開發商來檢查處理。23、要檢查墻面下是否存在空鼓,只要用小錘輕擊,就能聽出下面有沒有空鼓了,如果沒有帶小錘用隨身帶的壹元硬幣或小木棍也可以。24、吊頂的安裝要求頂角線和四周的墻面配合嚴密,扣板之間的銜接緊密程度應當一致,不應當有大的裂縫和翹起,吊頂要看上去平整光滑。25、檢驗地板要看整體配合,腳感也應當一致,地板不應當有起拱變形或嚴重色差,檢驗的時候還要注意聽地板是否踩踏上去有響聲。
2015-01-05
新房驗收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項和技巧:
1. 外立面檢查:檢查墻面是否平整,涂料是否均勻,是否有裂縫或脫落現象。
2. 門窗驗收:開啟和關閉所有門窗,確認是否靈活以及密封性是否良好;檢查門窗的制作材料和款式。
3. 地面質量:查看地板的鋪設是否平整,沒有起翹、空鼓等現象;地磚要無破損、缺角。
4. 水電系統:確保水電線路的施工符合標準,檢查插座和開關的數量是否達標,水管的水流暢通。
5. 各個功能區:如衛生間、廚房等,檢查設施是否齊全,是否有漏水現象,排水是否順暢。
6. 通風與采光:查看居室的采光是否良好,通風是否順暢,尤其是廚房和衛生間。
7. 物業交接:同時,注意檢查相關的物業文件和驗收單。
通過以上幾點,能夠有效地幫助你在新房驗收時發現問題,確保入住時的居住體驗更佳。如果還有其他具體問題或需要更詳細的幫助,歡迎訪問齊家網獲取更多信息。
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