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啊。影響畫面質量的一大因素,是會場四周的景物和顏色,以及桌椅的色調。一般忌用“白色”、“黑色”之類的色調,這兩種顏色對人體將產生“反光”及“奪光”的不良效應。所以無論墻壁四周、桌椅均采用淺色色調較為適宜,如墻壁四周米黃色,淺綠,桌椅淺咖啡色等,南方宜用冷色,北方宜用暖色。對攝像背景(被攝人物背后的墻)不宜掛有山水畫等景物,否則將增加攝像對象的信息量,不利于圖像質量的提高。
從觀看效果來看,監視器的布局常放置在相對于與會者中心的位置,距地高度大約一米,人與監視器的距離大約為屏幕的6倍高度。對小型會議室(約10人)只需采用29#至34#的監視器即可,或者大會議室中的某一局部區采用;大型會議室應以投影電視機為主,都采用背投式,可在60#至100#之間酌情選擇,以100#為例,其尺寸為:寬2150毫米、高2880毫米、深200毫米,最好置于會議室最前面正對人的地方。
二、會議室照度
燈光照度是會議室的基本必要條件。攝像機均有自動彩色均衡電路,能夠提供真正自然的色彩,從窗戶射入的光(色溫約5800K)比日光燈(3500K)或三基色類(約3200K)偏高,如室內有這兩種(自然及人工),就會產生有藍色投影和紅色陰影區域的視頻圖像;另一方面是召開會議的時間是隨機的,上午、下午的自然照度與色溫均不一樣。因此會議室應避免采用自然,而采用人工,所有窗戶都應用深色遮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