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咬底 1、問題現象:咬底,是指上層涂料中的溶劑把底層漆膜軟化、溶脹,導致底層漆膜的附著力變差,而引發的起皮、揭底現象。 2、問題原因: (1)底漆未完全干燥就涂面漆,面漆中的溶劑極易將底漆溶解軟化,引起咬底。 (2)刷涂面漆時操作不迅速,反復刷涂次數過多則產生咬底現象。 (3)對于油脂性漆膜以及干性油改性的一些合成樹脂漆膜未經高度氧化和聚合成膜之前,一旦與強溶劑相遇,底漆漆膜就會被侵蝕。如底漆用酚醛漆,面漆使用硝基漆,則硝基漆中的溶劑就會把油性酚醛漆咬起,并與原附著基層分開。(4)前一道涂層固化劑用量不夠,交聯不充分; (5)前后兩遍涂層不配套。 3、解決對策: (1)應待底層涂料完全干透后,再刷涂面層涂料。 (2)刷涂溶劑性的涂料時,要技術熟練、操作準確、迅速,防止反復刷涂。(3)底層涂料和面層涂料應配套使用。 (4)對于嚴重的咬底現象,需將涂層全部鏟除干凈,待基層干燥后再選用同一品種的涂料進行刷涂。
2015-01-01
四、咬底 1、問題現象:咬底,是指上層涂料中的溶劑把底層漆膜軟化、溶脹,導致底層漆膜的附著力變差,而引發的起皮、揭底現象。 2、問題原因: (1)底漆未完全干燥就涂面漆,面漆中的溶劑極易將底漆溶解軟化,引起咬底。 (2)刷涂面漆時操作不迅速,反復刷涂次數過多則產生咬底現象。 (3)對于油脂性漆膜以及干性油改性的一些合成樹脂漆膜未經高度氧化和聚合成膜之前,一旦與強溶劑相遇,底漆漆膜就會被侵蝕。如底漆用酚醛漆,面漆使用硝基漆,則硝基漆中的溶劑就會把油性酚醛漆咬起,并與原附著基層分開。(4)前一道涂層固化劑用量不夠,交聯不充分; (5)前后兩遍涂層不配套。 3、解決對策: (1)應待底層涂料完全干透后,再刷涂面層涂料。 (2)刷涂溶劑性的涂料時,要技術熟練、操作準確、迅速,防止反復刷涂。(3)底層涂料和面層涂料應配套使用。 (4)對于嚴重的咬底現象,需將涂層全部鏟除干凈,待基層干燥后再選用同一品種的涂料進行刷涂。
2015-01-01
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避免第二步油漆咬底:
1. 打磨處理:使用砂紙將已經油漆過的表面輕松打磨。這樣可以增加新油漆的附著力,并且去除任何未完全固化的舊油漆。
2. 使用隔離涂層:在重新涂油漆前,可以先使用一層隔離底漆。隔離底漆能有效隔離新舊油漆,防止咬底問題。
3. 控制干燥時間:確保每層漆完全干燥后再進行下一層的涂刷。時間一般在幾個小時到24小時不等,具體視油漆種類而定。
4. 選擇合適的涂裝工藝:再次涂刷時,注意不要太厚。薄層多次涂抹比一次過厚的涂抹效果更好,更不容易產生咬底問題。
5. 使用專用固化劑:如果油漆需要使用固化劑,務必按照比例調配并充分混合。
總體來說,細心處理每一步,按步驟操作,能有效避免咬底問題。
2024-05-30
表層噴涂一層固化劑,不能解決問題,它只使表層小分子聚合,并且很難達到均勻,而且內層無法固化,這樣的油漆與基材強度很低,只能重做。
201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