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元宵節(jié)里,很多爸爸媽媽和小朋友用各種材料制作了屬于自己的燈籠,可有沒有想過,在植物界,也有現(xiàn)成的燈籠呢?辰山植物園的專家告訴記者,燈籠花、燈籠樹、吊鐘花、金鈴花、蔓性風鈴花、宮燈百合、粉苞...
在剛剛過去的元宵節(jié)里,很多爸爸媽媽和小朋友用各種材料制作了屬于自己的燈籠,可有沒有想過,在植物界,也有現(xiàn)成的燈籠呢?辰山植物園的專家告訴記者,燈籠花、燈籠樹、吊鐘花、金鈴花、蔓性風鈴花、宮燈百合、粉苞酸腳桿、寶蓮燈等植物,都與燈籠十分相似。其中,金鈴花又是在南方城市和上海公園溫室中最常見的“小燈籠”。
從植物學的角度看,學名燈籠花的植物屬于杜鵑花科樹蘿卜屬,花朵好像折疊起來的紅燈籠。而金鈴花雖然不叫“燈籠”這個名字,但外形更像燈籠:盛開的燈籠花圓鼓鼓的,呈吊鐘型,橙黃色的花朵上有鮮艷的紫紅色脈紋,花蕊和花柱較長,伸出花冠之外,金燦燦,紅彤彤,“疑是燭龍燃”。由于整朵花也有點像懸掛著的金色鈴鐺,所以得到了“金鈴花”的名字。不過,也有很多人直接管它叫燈籠花或倒掛金鐘。
金鈴花屬于錦葵科苘麻屬植物,也有人管它叫網(wǎng)花苘麻、紅脈商麻。在花蕾的狀態(tài),還看不出它燈籠的造型;但隨著花蕾膨脹,金鈴花就好似一個個小燈籠掛在樹叢間了。與此同時,她還是一種常綠灌木,莖直立,葉翠綠,質(zhì)厚,卵狀,邊緣有鋸齒。憑借葉片常綠、花形獨特、花期較長、易于繁殖的特點,金鈴花頗受南方城市喜愛,不僅在公園綠地栽種廣泛,也是人們陽臺上的常見觀賞植物。
略有遺憾的是,金鈴花原產(chǎn)南美洲的巴西、烏拉圭等地,屬于喜歡陽光和溫暖的“南方美嬌娘”,它不耐寒,也不太喜歡陰天,而且偏愛肥沃、濕潤而排水性好的砂壤土。所以,在上海很難露天栽種,大部分生活在植物園的溫室中。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由于溫室四季如春,金鈴花的花期又特別長,所以大部分時候市民都能見到它的嬌艷。
還有一點,是金鈴花的功效。它屬于好看又沒有毒的植物,葉片和花朵具有活血祛瘀、舒筋通絡(luò)的功效,能用在跌打損傷的治療中。
金鈴花的花形和花色都很獨特,而且花期也很長,適合在南方園林中作為籬垣列植或叢植,北方多盆栽供室內(nèi)觀花欣賞。其實像燈籠或鈴鐺的花還有很多,比如倒掛金鐘、龍吐珠、鈴蘭、釣鐘柳等,從它們的花色來看雖然是各具特色,但金鈴花那紅色的如動脈血管的脈紋則是別具一格,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有人將金鈴花的花蕾比喻成一顆心臟,上面的紅色脈紋像是一根根突出的血管,有些令人毛骨悚然。當然也有人覺得它像小燈籠或者小鈴鐺,在風中搖曳,顯得十分可愛。